棱棱七尺骨,坐卧对空山。
病久节从换,才疏官较闲。
呼儿抽药裹,避客静柴关。
乞地非勾漏,何心问大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为《病中作》。以下是诗句及注释:
- 棱棱七尺骨(注释:形容人身体瘦弱的样子)
- 坐卧对空山(注释:形容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
- 病久节从换(注释:形容疾病折磨人的身体状况,节指关节)
- 才疏官较闲(注释:形容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胜任官职,感到无趣)
- 呼儿抽药裹(注释:形容自己独自服药的情景)
- 避客静柴关(注释:形容自己独处时的宁静生活)
- 乞地非勾漏(注释:形容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 何心问大还(注释:形容自己对于世事的漠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病中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孤独、贫瘠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冷漠态度。杜甫以“病中作”为题,抒发了自己因病而无法参与政事的无奈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首句“棱棱七尺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瘦弱的身体,与“七尺”这一古代长度单位相结合,更突出了作者身材矮小的特点。接着,“坐卧对空山”,表达了作者在病中的孤独感,只有面对空山,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两句诗反映了杜甫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
“病久节从换”,形象地描绘了病情对关节的折磨,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不适。而“才疏官较闲”,则揭示了杜甫对自己才能的失望和无奈。这两个短句,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身体状况,也表现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呼儿抽药裹”,描述了作者独自服药的情景,以及“避客静柴关”,体现了他对世俗的厌恶和追求隐居生活的愿望。这两句诗,既展示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不屑一顾。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病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刻情感和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