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殊未已,白露遍平芜。
野火穿林小,寒星隐涧孤。
人烟经战伐,生计有樵苏。
为问中山叟,今年少吏呼。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诗的原文:

龙门道中
客行殊未已,白露遍平芜。
野火穿林小,寒星隐涧孤。
人烟经战伐,生计有樵苏。
为问中山叟,今年少吏呼。

翻译:

龙门道中
客旅行程尚未结束,白露时节已经遍布荒草。
野火在树林间蔓延,寒星闪烁在深涧之中显得格外孤单。
战火硝烟已经过去,百姓生活仍然依赖樵夫和牧人。
我想询问一位老叟,今年是否有人被征召为官?

注释:

  1. 客行 - 指旅行、旅途中的行者。
  2. 殊未已 - 表示旅途还未结束或时间很长。
  3. 白露 -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也是农事活动逐渐减少的时候。
  4. 平芜 - 平坦的草地或原野,形容道路两旁的景色。
  5. 野火 - 自然发生的野火,可能由于天气干燥而引发的森林火灾。
  6. 穿林小 - 火焰穿过树林,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但又带有破坏的感觉。
  7. 寒星 - 指夜空中寒冷而微弱的星星。
  8. 涧孤 - 山涧中星星稀少,显得特别孤独。
  9. 人烟 - 指村庄或城镇中的居民点。
  10. 战伐 - 指战争或战斗。
  11. 生计 - 生活来源或生计方式。
  12. 樵苏 - 樵夫和采樵人,是古代中国农村地区的主要劳动力。
  13. 中山叟 - 这里可能是对一位老年村民的尊称。
  14. 少吏 - 年轻的官员,可能指的是县官或地方官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旅途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反映人间的变迁。开头两句通过描写旅途尚未结束和白露时节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旅途的艰辛与漫长。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转而关注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野火的出现不仅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暗示着某种破坏和无常。寒星在深涧中的孤独,则增添了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最后两句通过询问一个中山叟(一位年长的老人),反映出社会动荡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类活动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