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风尘拥越台,空山卧阁长莓苔。
天边旅雁三秋断,袖里瑶华二妙裁。
丹嶂晓岚侵柱笏,碧窗宵柝静衔杯。
忧来鬓发萧萧短,不待繁霜病后催。

【注释】

  1. 病起看笥中二沈书:沈约,字休文;谢朓,字玄晖。
  2. 迢递:遥远、漫长。
  3. 越台:指越州(今浙江宁波)城台上。
  4. 莓苔:苔藓。
  5. 天边旅雁三秋断:指诗人看到大雁南飞,想到自己滞留在越地,已经整整三年了!
  6. 袖里瑶华二妙裁:指诗人看到谢眺写的诗,想到自己写不出这样的好诗来。
  7. 丹嶂晓岚侵柱笏:指山峰的晨雾像烟雾一样笼罩着山峦,渗透到石柱上。
  8. 碧窗宵柝静衔杯:指窗户外面传来夜半的更鼓声,诗人静静地坐在窗下喝酒。
  9. 萧萧: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
  10. 繁霜:指冬天的霜冻。
    【解析】
    这是一首怀人思归之作。诗人久病初愈,登越州城台,看到满山的草苔,想到自己和友人分离已久,不禁怀念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写到友人谢朓的诗,又想到自己不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来,心中更加难过。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全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是怀人名作。
    【赏析】
    这首诗首联写登越州城台所见之景,次联写登台所感,末联写怀友思归之意。
    “迢递风尘拥越台,空山卧阁长莓苔。”首句写登越州城台所见之景,意思是说远道而来的风尘把越州城台包围得严严实实。越台,即越州城上的楼台。诗人因病初愈,登楼远望,看到一片茫茫远道的风尘,觉得越州城台被它团团围住,就像一座孤零零的堡垒。第二句写登台所见之景,意思是说越州城的山上没有树木,只有几间空阔的阁楼,上面长满了青苔。这一句既交代了登台的原因,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颔联写登台所感,意思是说越州城台高高的,登上去后,放眼四望,只觉得越州城台下空荡荡的,没有一棵树木,只有几间空阁,上面长满了青苔。第三句说,我远远望着越州城台下空荡荡的山,想象着那上面一定有很多的大雁。第四句说,这些大雁在天上飞的时候,一定飞得很急很急,它们好像要飞过我的头顶一样;而当它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我就看不到它们了。这一句既点出了诗人登台时看到的大雁,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颈联写望月怀友之意。意思是说,越州城台上有一轮明亮的月亮,它从东边慢慢地爬上来,一直照到越州城的西边尽头。而在这月光下呢,越州城台下却长满了青苔。第五句说,越州城里有一棵很高的大树,树上结着很多很多的果子。第六句说,树上的果子被风吹掉了很多很多,只剩下一些残果在枝头上挂着。第七句说,这些残果落在越州城台下的草地上,使草地变得绿油油的。第八句说,那些草地上的草被夜露沾湿了,第二天早晨一起床,草叶就沾满晶莹的水珠,显得十分晶莹剔透。最后这一句既描绘出了越州城的夜景,也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
    尾联写怀友思归之意。意思是说,我在越州城台上看到了月亮,它挂在天空上,照耀着大地,而我却没有朋友和我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色,也没有人能和我共享这美好时光。我多想回到故乡去,看看那美丽的山水,再和朋友一起吟诗作赋啊!
    这首诗是一首怀人思归之作。诗人因病初愈,登越州城台,看到满山的草苔,想到自己和友人分离已久,不禁怀念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写到友人谢朓的诗,又想到自己不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来,心中更加难过。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此诗为怀人之作,作者因久病初愈而登越州城楼,触景生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意境高远清丽,感情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