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
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
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
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注】碛砂寺:位于今浙江天台县的古刹。招提:梵语“摩诃菩提”的音译,即佛寺或僧院。石柱:指寺庙中用以支撑屋檐的柱子。莲宇:佛教寺院。燹荡(xiǎn dàng):焚烧。迤逦(yǐlǐ):曲折连绵的样子。淡淡远天色:形容景色清幽而遥远。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赏析:诗人在诗中描写了碛砂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
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
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
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
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注】碛砂寺:位于今浙江天台县的古刹。招提:梵语“摩诃菩提”的音译,即佛寺或僧院。石柱:指寺庙中用以支撑屋檐的柱子。莲宇:佛教寺院。燹荡(xiǎn dàng):焚烧。迤逦(yǐlǐ):曲折连绵的样子。淡淡远天色:形容景色清幽而遥远。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赏析:诗人在诗中描写了碛砂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
【注释】 吴:指苏州一带。杼轴:织机。哀:叹息。饶:多。椰帆:用椰子树的叶子做的船篷,泛指船上的帆。又见:又看见。 【赏析】 此诗是诗人任上与苏州百姓同甘共苦的生活写照。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百姓的关心,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自是吴分有岁灾”是说,这是苏州地区常有的灾害。“自是”是“总是”的意思,“吴”是苏州的别称,“分”是“总是”、“经常”的意思。“岁灾”即年年遭受灾害。
诗句:海上腥擅不可闻,东郊杀气日氤氲。 译文:海上腥膻的气味让人无法忍受,东郊弥漫着战争的杀气。 注释:腥擅 - 腥膻的气味;氤氲 - 弥漫。这句诗描述了海上由于战乱带来的恶浊气氛,以及战场上东郊的紧张氛围。使君自有金汤固- “使君”,即地方官员,这里指代诗人自己;“金汤固”指的是坚固的城池或防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在的地方有足够的防御能力的信心。忍使吾民饵贼军-
【注释】 上:皇上。赐六馆诸生宝钞:赐给六馆中的学生们以钱财。启明与:启明,这里指启事,即启事官;予,我。见分数楮:分给启事官一些钱钞。万乘:帝王的车驾,借指皇帝。临:临幸。雍:指太学。拜素王:祭奠孔子。素王:古代对孔子的尊称。自怜不与:不与,不参与,这里指自己不能参加。桥门:指孔庙的大门。隔岁:隔一年。来分邻女光:指自己不能分得女儿的光(比喻不能享受某种待遇)。 【赏析】
【注释】 ①“海上”:指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②“纪事”:记叙。③“家家”:处处,到处。④“舟”:船。⑤“团聚”:聚集在一起。⑥“淮阴”:地名,今江苏淮安市。⑦“市井”:街巷集市。⑧“韩信”:汉初大将。⑨“揶揄”:嘲笑。⑩“笑未休”:讥笑不止。 【译文】 到处的人家都买船,想留下来团聚保卫家乡。 淮阴的小市民对韩信轻侮,举起手来嘲笑不止。 【赏析】
【注释】海上纪事十四首:指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海上纪事》十四篇。 二百年来只养兵,不教一骑出围城。——二百年来:自唐末五代以来;只养兵:只为养兵而征伐,而不为民众做点实事。 不教一骑出围城:即“不教一骑出关”,指清朝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疾苦,只知养兵。 民兵杀尽州官走,又下民间点壮丁。——民兵:指农民武装;州官:地方官员;点壮丁:征召壮丁入伍当兵;又下民间点壮丁:指清军在镇压起义时
诗句:海岛蛮夷亦爱琛,使君何苦遁逃深。 译文:这些海岛的蛮夷也喜爱珍宝,您何必躲得远远地? 关键词解释与赏析: 1. 海岛蛮夷:指古代中国沿海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与中央政权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和交流。 2. 琛:指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3. 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4. 遁逃深:逃避到偏远或难以被发现的地方。 5. 全身策:指保全自己,不受伤害的策略或方法。 6. 床头一万金
任公血战一生馀,莲碧花桥村坞虚。 义士刘平能代死,吴门今不数专诸。 【注释】 - 任公:指历史上著名的武将任城王,此代指任有光。 - 莲碧:地名,可能位于今天的江苏南通地区。 - 花桥:地名,可能与莲碧相近。 - 村坞:乡村和田园。 - 义士刘平:指的是一位为国捐躯的勇士。 - 专诸:古代传说中的刺客名。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归有光所作《海上纪事十四首》之七
【注释】 纪事:记事,写史。 文武衣冠:文武服饰,指朝廷中的文武官吏和官员家属。 轻身:不怕牺牲。 任公:指任城王道玄,任城王是南朝宋武帝的孙子,封为任城王。他以勇敢著称,曾率军大败北魏大军,因功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 谁人:哪个。 黄金注:金饰的马具,形容马匹贵重。 青騧(hóng):青色骏马。 沪渎:上海古称。东汉时设沪渎县,属会稽郡。今上海松江市一带是其治所。 【赏析】
落日孤城战尚赊,遥瞻楚幕有栖鸦。 将军真肯分甘苦,士卒何人敢恋家! 这首诗出自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颂任公四首 其三》。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一幅战争背景下的将士生活画面,展现了将士们在战争中的坚韧与牺牲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落日孤城战尚赊: - 落日孤城:描述的是夕阳下,孤独的城池,暗示着战事的结束或即将结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包括:分析诗中重要词语的运用情况,体会诗歌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特点,以及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运用的艺术手法等。答题模式为:指出该词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或作用),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从炼字的角度作答,如本句中的“仓皇”指仓猝、仓促;“弃军”、“纷纷”指军队溃败;“昆山城上”指苏州城;“争相问”指人们争相询问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逐项对照。首先应了解古诗的语言特点:含蓄、凝练、精工;答题时尽量用诗中原词,不可随意改动。本题的考点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1) 京邸有怀——京城里思念家乡; 帝国云天上,乡关渺何许?——国家辽阔,故乡在哪里呢? 城头日色黄,隔壁闻吴语
【注释】 ①星人:星宿神。胡竹轩(1650-1723)字梦石,号竹轩,江南吴江人,明诸生,有《青莲集》。②晷(guǐ):古代计时器之一,利用日影以定时刻。③厮养卒:指服役的士卒。④江干:长江边。⑤奋起:奋然起身,即奋发起来。⑥涂:通“途”。⑦老骥:喻年高体衰之人。⑧千里:形容马跑得快。⑨吾岂:我难道。⑩富贵徒:徒然富贵的人。徒:白白,空有。⑪汝:你。⑫冰雪蹑(niè)穿履:比喻清白高洁。蹑:踩着
诗句释义与赏析 晨出东郭门,初日照我颜。 注释: 清晨离开城外的东门,初升的太阳照在我的脸上。 赏析: 诗人描述自己清晨离开城外,迎接的是第一缕阳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春风吹习习,好鸟声绵蛮。 注释: 春天的微风轻轻吹拂,好鸟啼鸣的声音连绵不绝。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春风和鸟鸣的描绘,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注释】 甫里县西角:甫里县在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淞水:即今天的苏州河,源出江苏太湖洞庭山,入长江。 吾往不能归:我去了又不能回来。吾,我。 入门复咨赍:又来询问行李。咨,通“咨”,询问。 小女:女儿。将,带。 怜汝:怜悯你。途姑:旅途上的亲人。时:时候。 【译文】 甫里县西有个角落,吴淞河水在流淌。 我离开家乡不能回去,进门后又得携带重物。 我的女儿来了要跟我走,拉着我的衣服问为什么。
谢公四十馀,高卧东山间。 妻子来相问,掩口笑不言。 长安公与卿,富贵多少年。 徇时岂不能,吾志不其然? 所以任公子,长垂百丈缗。 诗句释义: 1. 谢公四十馀:这里的“谢公”指的是唐代诗人谢灵运,他的字是安石。他享年四十余岁,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2. 高卧东山间:谢安在东山隐居,表示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政治的淡泊。 3. 妻子来相问:他的家人或朋友前来询问他的近况,表现出对他的关心和思念。 4
读史二首 刘毅无甔石,一掷百万钱;淮阴置母冢,行营万家田。 英豪不在此,意气聊复然。安能效拘儒,规规剪剪焉?东海有大鹏,扶摇负青天。可怜蜩与鸠,相笑榆枋间。 注释: 刘毅无甔石,指刘毅没有用金钱来解决问题,而是一掷百万钱。一掷百万钱,形容他的慷慨大方。淮阴置母冢,指韩信在淮阴时为母亲修建坟墓。行营万家田,形容韩信的威名远播,影响深远。英豪不在此,意气聊复然。意气,指英雄气概。聊,暂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