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钟鼓散鸣鸦,坐对松云放早衙。
瑶草色通西苑路,玉箫声度上清家。
江涵碧殿春同丽,雪霁钟山日转华。
此景北都应未有,品题遥向故人夸。
郊斋有作呈北寺旧僚长石城钟鼓散鸣鸦,坐对松云放早衙。
瑶草色通西苑路,玉箫声度上清家。
江涵碧殿春同丽,雪霁钟山日转华。
此景北都应未有,品题遥向故人夸。
释义:
郊斋有作呈北寺旧僚长
石城: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境内。
钟鼓:古代宫廷中用来报时的工具,这里借指朝廷官员的上班时间。
散鸣鸦:形容京城里的人声鼎沸,如同乌鸦的叫声。
坐对:面对。松云:松树和云雾,这里代指自然景色。
早衙:官员们早上集合办公的地方。
瑶草:美玉般的草地,比喻美好的东西。
西苑:皇宫中的御花园。
玉箫声度上清家:箫声宛如天上仙乐,飘过上清宫。
江涵碧殿春同丽:江水与碧绿的宫殿一样美丽。
雪霁钟山日转华:雪停后,钟山(南京的别称)的景色更加华丽。
此景北都应未有:这样的美景在北都(指北京)是前所未有的。
品题:评价、赞赏。
遥向故人夸:远道而来,向老友夸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京郊斋所所作诗篇,表达了他对京城美景的赞叹之情。诗人通过对京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的第一句“石城钟鼓散鸣鸦”,以石城的钟鼓声和鸣鸦的声音作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京城早晨的景象。这里的“石城”指的是北京市,而“钟鼓”则代表了京城的繁荣和热闹。
接下来的两句“坐对松云放早衙”,“坐对”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态度,“松云”则是京城周边的自然环境。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坐在松树下,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第三句“瑶草色通西苑路”,以瑶草的色泽来形容京城的道路,暗喻京城的美丽与繁华。这一句进一步丰富了京城的画面,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京城的美丽。
第四句“玉箫声度上清家”,将玉箫声比作天上仙乐,寓意着京城的和谐与美好。这句诗既展现了京城的音乐文化,又表达了诗人对于京城的美好祝福。
第五句“江涵碧殿春同丽”,描绘了春天的江水与碧绿的宫殿一样美丽,展现了京城的自然之美。这句诗既赞美了京城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
第六句“雪霁钟山日转华”,描述了雪后的钟山景色更加华丽,寓意着京城的繁荣和活力。这句诗既展现了京城的冬季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的期望。
最后两句“此景北都应未有,品题遥向故人夸”,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京城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向老友夸赞自己的作品,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歌中的情感表达也充满了真挚和热情,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京城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