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禅林是净慈,苏公堤畔影参差。
水光山色有多景,天下人间无此奇。
老我登临方遂愿,高僧延款索题诗。
国恩未报空游乐,笑撚霜毫有所思。
【解析】
此诗为诗人游览净慈寺而作。首联写净慈寺的所在。“何处禅林是净慈”,说净慈寺究竟在何处,这是诗人发问,也是诗人在寻访寺院。“苏公堤畔影参差”,说在苏公堤畔看到寺院的倩影,参差不定。第二联是写净慈寺的自然景色。“水光山色有多景”,“多”字写出了山水之美,多姿多彩。“天下人间无此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净慈寺的美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无与伦比。第三联写诗人游净慈寺的感受。“老我登临方遂愿”“笑撚霜毫有所思”,诗人说自己年老体衰,登临净慈寺才如愿以偿;自己虽然已经老迈,但看到美景还是很高兴,所以笑了。“笑捻霜毫有所思”,用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第四联写诗人的情怀。“国恩未报空游乐”,说自己没有为国家尽忠,只是在这里虚度时光,游玩享乐。“笑撚霜毫有所思”,说自己虽然在这里游玩,但内心仍然有对国家的忧虑和思考。最后两句点明题意。“国恩未报空游乐,笑撚霜毫有所思”,诗人虽然在这里游玩,但还是不忘报效国家,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答案】
①同叶都宪:作者自指。②净慈寺: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③苏公堤:即白堤,白居易曾筑堤引白沙溪水入钱塘湖中,故名。④参差:不整齐的样子,形容寺院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参差不齐。⑤多景:指山水之美,多姿多彩。⑥遂愿:满足心愿。⑦高僧:指净慈寺住持和尚。⑧国恩:指国家恩德。⑨玩:游戏娱乐。⑩笑撚霜毫:笑指微笑,撚指用手指夹住,这里指抚摸着胡须。比喻沉思或吟咏。⑩有所思:心中有所思念。⑩空游乐:白白地游玩、游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杭州净慈寺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前四句写净慈寺的地理位置以及它那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及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