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荠满园荒。
旋呼童子寻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尝。
荐酒漫夸蒲笋懒,调羹殊胜韭芽香。
居闲茹美皆君赐,补报无能感意长。
【注释】
①荠:荠菜。
②有感二首:作者自题的两首七律,作于元和五年(810)。
③蒙茸野荠:指长满野地的荠菜。
④便付庖人入鼎尝:便让厨师把它放进锅里煮了。
⑤蒲笋:用嫩茎裹着笋壳的腌菜。
⑥调羹:用盐、酱油等调味。
⑦居闲:在闲暇时。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诗人任监察御史时期。当时他因谏迎佛骨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心情郁郁不得志,因此对荠菜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第一句“十月江南天未霜”,是说十月里,江南天气还没有寒冷,但荠菜却长满了荒园。第二句“旋呼童子寻根摘”,说明自己动手去挖荠菜,第三句“便付庖人入鼎尝”,说明已经做好了吃荠菜的准备。第四句“荐酒漫夸蒲笋懒”,“蒲笋”是一种腌制品,这里用来比喻荠菜的鲜美,而“懒”字则突出了其清淡可口的特点。最后一句“调羹殊胜韭芽香”,则是说用荠菜做的汤味道特别好,比用韭芽做的汤更香。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江南采食荠菜的情景,表达了对荠菜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雅高远。诗的前两句写荠菜生长在江南的荒野之中,而自己却亲自动手去采摘它;第三四句又写将荠菜做成菜肴供自己享用,并赞美其美味胜过韭芽;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荠菜的钟爱之情。整首诗既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也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