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半掩薜萝深,坐对青尊但笑吟。
幽里自然堪忘世,闲中何事可关心。
秋高山馆先闻雁,枫老人家欲动砧。
惆怅知音隔城市,松风何处寄瑶琴。
【注释】
山居寄友人:诗人隐居在深山,与朋友分别。
柴门半掩薜萝深,坐对青尊但笑吟。
薛萝(shēluó):薜荔和萝藦等草本植物的通称。
柴门:用树枝、茅草等搭成的简陋的门。
青尊:酒器。
但笑吟:只管笑吟而已。吟:咏唱诗歌。
幽里自然堪忘世:隐于幽静处自可忘掉世上一切。
闲中何事可关心:在悠闲自在时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牵挂呢?
秋高山馆先闻雁,枫老人家欲动砧:秋天到了,山上的别墅首先听见了鸿雁南飞的声音;枫树林中的人家准备捣制寒衣,发出砧声。
惆怅知音隔城市,松风何处寄瑶琴:知音难遇,只能寄情于松涛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抒情诗。诗人以“山居寄友人”为题,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联“柴门半掩薜萝深,坐对青尊但笑吟。”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生活的情景。诗人将自己隐居山林的生活描绘得生动而真实,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柴门半掩”形象地描绘出山间小路的曲折蜿蜒,用“薜萝深”形容山间的茂密植被,用“坐对青尊”表达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颔联“秋高山馆先闻雁,枫老人家欲动砧。”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宁静美好。诗人将秋天的山野景色与自己的隐居生活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用“秋高山馆”“先闻雁”来形容山林中鸟儿的欢鸣,用“枫老人家欲动砧”来表达山间人家捣制寒衣的情景。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山林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惆怅知音隔城市,松风何处寄瑶琴。”则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之情。诗人感叹自己与朋友相隔遥远,无法相见,只能通过书信来传递彼此的感情。而松林中的清风似乎也在诉说着诗人的心声,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尾联“惆怅知音隔城市,松风何处寄瑶琴。”则再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诗人希望有知音能理解自己的心声,共同分享这份孤独与无奈。而松林中的清风似乎也在回应诗人的期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友情的珍视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