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宋炎灰散海云,翠华踪迹不堪闻。
大忠争说文丞相,千载谁知义士魂。
文径吊古
汴宋炎灰散海云,翠华踪迹不堪闻。
大忠争说文丞相,千载谁知义士魂。
注释:
- 汴宋炎灰散海云:指北宋灭亡后,金朝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建立南宋,南宋时期国力衰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炎灰”比喻宋朝的灭亡,“散海云”形容其势力如同消散的云烟一般。
- 翠华踪迹不堪闻:表示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和失望,他们只顾自己的享乐,不顾民众疾苦。”翠华”是古代皇帝出行时所乘的车驾,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奢华生活。”踪迹”指的是皇帝的行踪,而”不堪闻”则表达了人们对这种行踪的厌恶和反感。
- 大忠争说文丞相:指的是岳飞,他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将领,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他忠诚于国家,为保卫家国付出了巨大牺牲。”大忠”是对岳飞的赞誉,”争说”表示人们争相谈论,而”文丞相”则是对他的尊称,意为文才卓著的丞相。
- 千载谁知义士魂:意指岳飞这样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被世人遗忘,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千载”表示很长时间,”谁知”表示人们都不知道,而”义士魂”则是对岳飞等人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赞美,意为他们的魂魄永远留在世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宋灭亡后,南宋时期的社会现状以及人们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对岳飞等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歌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报国、英勇无畏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堕落,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