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残花又暮春,路危思理病中身。
官居吴楚春秋地,才愧苏张战国人。
梦里蘧庐轻得失,案头糟粕隐经纶。
梧桐樲棘知多少,无限场师认未真。
诗句释义
- 马踏残花又暮春:描述春天结束时的情景,马踏过凋零的花朵。
- 路危思理病中身:表达在病痛中担忧国家大事,道路危险,思考治国之道。
- 官居吴楚春秋地:指自己在吴、楚等地区担任官职。
- 才愧苏张战国人:自比为战国时期杰出的人才如苏秦、张仪。
- 梦里蘧庐轻得失:梦中对世间名利看得不重,像蘧庐一样超脱。
- 案头糟粕隐经纶:形容书籍堆积如山,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却难以发现。
- 梧桐樲棘知多少:比喻世事复杂,难以预料。
- 无限场师认未真:感叹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尽管努力传授知识,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还是未知数。
译文
马踏过残花,又到了暮春时节,道路危险,我在病中忧国事,官居吴楚之地,我自愧不如战国时代那些杰出的人物,梦中我超脱名利,像蘧庐一样自在,书卷堆积如山,但真正的智慧和道理却不那么容易发现,世事如同梧桐和樲棘般复杂,不知未来将有怎样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时伤世的抒情诗。首句以“马踏残花”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情景,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第二句中的“路危”、“思理”和“病中”三个关键词,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担忧和挣扎。第三句则点明了诗人的官职所在地,即吴楚一带,这既展示了诗人的政治身份,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与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如苏秦、张仪相比,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然而,当他梦回现实,面对现实的纷纭复杂时,诗人不禁感到失望和困惑。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无奈和困惑,他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影响和改变他人,只能默默地在教学和生活中寻找智慧和真理。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简洁而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