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去今来屈指频,梅花开落十经春。
有情芳草碍骄马,无恙老松迎远人。
一惬愧谁怀尺璧,八驺迟我引双轮。
道旁关吏私翘盼,应讶终军白发新。
【注释】
辛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南还:从岭南返回。梅关:在广东大庾岭,是岭南与中原的分界关隘。屈指频:屈指数算。梅花开落:指梅花凋零了十次春天。有情芳草:指路边的青草。碍骄马:妨碍骄马奔驰。无恙:平安无事。老松迎远人:指山中苍松迎送过客。一惬:十分惬意。愧谁:惭愧谁。怀尺璧:怀念价值连城的美玉。八驺:八个车夫。迟我:慢待我。引双轮:引导着双轮马车。道旁关吏:守关的官吏。翘盼:盼望。终军:汉武帝时人,因上书建议加强边防而遭廷臣攻击。应讶:应当惊讶。白发新:指自己头发已经花白,鬓边又添新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从岭南回到长安时所作。首句“昔去今来”四字点明题意,说明作者这次南返,已是第二次了。前一次是贞观十七年(公元六四三年),诗人被贬为康州刺史,途经江西,曾写下《自康州经瞿塘峡入蜀寄广汉男友》七律两首和《入蜀至利州见会灵寺塔下江流见渔人相问知欲去》,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用“屈指频”三字,形象地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人事的代谢。“梅花开落”四句,以梅花作比喻,写诗人经过漫长的旅途,已经历了多次寒暑变换,目睹了无数次梅花的开放和凋谢。然而,这并没有改变他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他仍像那“有情芳草”、“无恙老松”一样,迎接着远来的客人,并怀着满腔热情地欢迎他们。
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一惬愧谁”,意为这一次能够重游故地,实在是令人欣慰的,但自己却没有什么可以报答那些殷勤招待他的人们的。“八驺迟我引双轮,道旁关吏私翘盼”,写诗人乘坐八匹骏马拉的大车缓缓行进,路上的行人都远远地观望,而守关官吏则更急切地盼望诗人早日归来。诗人不禁感到惭愧。尾联两句,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历史人物终军,感叹自己的鬓角已添新发。终军,西汉人。元鼎五年(公元前一八零年),武帝征发南越国七郡归附汉朝,任命终军为主爵都尉(即后来的太中大夫)。终军向武帝上书,力陈统一中国之必要,主张“举大汉之尊名,而加威于匈奴,裂地定封,使其子孙孙永世称孤”,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终军被封为“承节都尉”,不久就奉命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眜归附汉朝。临别时,武帝赐给他一把佩刀,要他随时报效国家。终军不负使命,完成任务,胜利返回。武帝见他已长成美男子,非常高兴,说:“南方壮士岂易得!”(《史记.平津侯列传》)终军因此被誉为“男儿之冠”。诗人想到终军,不免感慨自己年纪轻轻,鬓发就已斑白,于是发出“应讶终军白发新”的赞叹。
全诗以“梅花”为中心意象,通过咏梅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青春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坎坷的感叹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