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亦著渔蓑,侬旧识詹何。
渔郎在邻舫,何不和侬歌。
注释:
- 棹歌:一种在水上划船时唱的歌。
- 侬:你,你们。
- 著:穿着。
- 渔蓑:用鱼网制成的披风。
- 旧识:以前认识的。
- 詹何:传说中的仙人。
- 邻舫:邻船。
- 何不:为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渔民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渔民的同情和理解。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侬亦著渔蓑,侬旧识詹何。
渔郎在邻舫,何不和侬歌。
注释:
残腊写怀其二 历头随众换,老态自家添。酒不华衰貌,霜能变短髯。声驰犹剑吷,囊口愧锥尖。欲把生涯卜,成都少姓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历头随众换: - 关键词:历头 - 解释:这里指的是岁月的流转,就像头发一样随着时间而变白或变黑。 - 背景:诗人通过白发的变化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 意义: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年华易逝的无奈。 2. 老态自家添: - 关键词:老态
【注释】 残腊:指年终。写怀:抒发情怀。其四:第四首。寥寥青史业:默默无闻的历史业绩。滚滚白头诗:满腹的诗篇,都是白发之作。饯岁:送旧迎新之岁。浑:全,都。忘老:忘记了岁月。逢人欲卖痴:遇到人就卖弄自己的聪明。耽杯惭侧弁:喝酒时,感到惭愧自己戴的是歪戴的帽子。易:周易。玩颠颐:玩弄颠倒的面颊。寄语悲丝客:告诉悲伤的丝织女。今:如今。或不缁:可能不被污染。缁,黑色,这里指污浊。 【赏析】
【注释】 残腊写怀其一:在腊月时节写下的怀人之作。 物态不常故,春光将欲新:事物的状态是不固定的,所以春天的景色将要更新了。物态不常,指事物的无常和不定;故,通“固”,定;春光,指春天的景色;将欲,将要;新,新鲜、美丽。 谁深丹鼎术,予误白头身:是谁有深奥的炼丹术(指道教炼制长生不死药),而我却被白发所困扰。谁深丹鼎术,指有高超的炼丹术。丹鼎术,道家炼丹术的一种。予误白头身
【注释】 秋江:秋天的江水。 漫兴:随意吟诗。 江行秋气肃:秋日的江上,天气肃杀。 黄叶点征篷:黄色的树叶点缀着船蓬。 暝:昏暗,傍晚。 霞蒸水底红:晚霞映照在水面上,水中也呈现出红色的晚景。 鸿:大雁。 个个:成群。 渚:水边沙洲。 苇丛丛:芦苇茂密。 羁思无人话:羁旅的思绪没有人来谈说。 移船狎(xiá)钓翁:把船靠近钓鱼的老人。 【赏析】 “江行秋气肃”一句,是写秋季的天气和江行的景色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雨中漫书 - "漫"意为随意,此处表达诗人在雨中随意写作的情景。 2. 雨敲疏竹响 - "雨敲"指雨水拍打的声音,"疏竹"指的是疏落的竹子,形容雨滴敲打竹林时发出清脆的声音。 3. 风入短帘开 - "风入"表示风吹动,"短帘"即短小的窗帘,意味着风穿过窗帘缝隙吹进来。 4. 味古怜书在 - "味古"意指品味古代的事物,"怜"是怜悯、爱护之意,"书在"则表明书籍的存在。
注释: 1. 残腊写怀其三:指诗人在残腊(即腊月)时所写的《残腊写怀》第三首诗。 2. 予甚怪残腊:我很奇怪为什么要过这个腊月。 3. 留之不少延:把时间拖延了这么久。 4. 逢人闲论岁:碰到别人,就闲聊着谈论年岁。 5. 屈指遽添年:一转眼,又增添了许多年岁。 6. 邓禹缘谁笑:邓禹为什么被嘲笑? 7. 冯唐每自怜:冯唐常常自我怜惜。 8. 旧盟王子晋:王子晋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诗句解读: 1. “一官才四品”:这一句表明诗人目前担任的官职是四品,四品在古代的官僚体系中属于中高级官员。 2. “白雪已盈头”:这里的“白雪”比喻清高的人格或才华,而“盈头”则形容其才华出众,如同洁白的雪花覆盖了头顶。 3. “廊庙勋名薄”:廊庙指的是朝廷或国家机构,勋名指的是功绩名誉。这句话意味着虽然有功绩,但在朝廷中的声望并不如预期。 4. “乾坤笑语优”:乾坤在这里代指天地
金陵寄故园诸兄弟 霜冷天空白雁飞,凤凰台上几沾衣。 - 霜冷天白:描绘的是一幅深秋的景象,天空中的霜气使得一切都显得更加的清冷,仿佛整个大地都被笼罩在一片白色的霜雾之中。白雁飞:这里的“白雁”指的是秋天南飞的大雁,它们在天空中飞翔,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飞”则表达了它们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特性。凤凰台上几沾衣:凤凰台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金陵(今南京)城内。这里的凤凰台指的是一个高高的建筑物
【注释】 秋兴二首(其二):秋天的景色,诗人触景生情。 天入新秋迥:天空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秋。迥,通“迥”,远的意思。 无云万里明:万里天空没有云彩,一片明亮。 露梧沾凤翥:露水沾湿的梧桐树像鸾鸟展翅。翥,飞翔。 风竹和鸢声:风中竹子发出的声音,像黄雀鸣叫。鸢,黄雀。 否去三阴尽:否卦是下坤上乾,象征阴消阳长;三阴指三个阴位,这里指阴气已尽。 丰来万宝成:万物丰收,五谷丰登。丰,丰富、丰满。
这首诗是作者在静坐时所作,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耽幽尘漫拂,习懒卷慵开。 耽(沉溺于)幽深的环境(环境幽深),尘土(尘埃)随风轻轻飘洒(漫拂)。我习惯于懒散地卷起窗帘(习懒卷慵开),让房间变得安静而舒适。 宇宙常舒豁,风花自去来。 整个大自然(宇宙)总是那么宽广、明亮,(风花)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 括囊占偶值,隐几梦初回。
【注释】 棹:划船桨。五湖:指太湖,位于今江苏、浙江等地。赊: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采菱女子在月夜乘船出江的诗。诗人描绘了采菱女乘舟荡漾于江上,在月下泛舟的情景。“乘月认江叉”写采菱女在月下乘船出江,寻找水草,“乘风破浪花”,写船夫驾着风驶过波浪,采菱女随波起伏,“五湖赊”,即“远”,指太湖。“谁道五湖赊”,意谓谁言此水远而难渡? 全篇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释义】 棹歌:泛舟时唱的歌。 春雨涌新沙,秋江水落涯。 —— 春天的江上细雨涨满河床新泥;秋天的江上江水漫溢到岸边。 夜行不容易,江路有分叉。 —— 夜里航行很困难,江路上有很多岔口。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图。首句写春雨后新涨的河水和两岸的泥沙,第二句写秋水退去后的河岸。第三句说夜间行船难,第四句写江上多岔路。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
【注释】 棹:划船时用桨打水。歌:曲调。侬:你。会得:懂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江南水乡的渔舟唱晚的诗,描绘了江边渔民们劳作归来的动人场景。 首句“滩浅篙难歇”,点出诗人所见之景是水边的沙滩。滩浅,指河湖中沙洲、小岛等浅水地带;篙,就是船桨。诗人在傍晚乘船沿江而下,来到一个沙洲上歇脚。这里的“篙”指的是船上的撑篙工具,用来撑船前进。由于沙洲较浅,船不能停歇。这一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第一印象
【译文】 渔船在晴朗的天空下停泊,撒网于深水之中。 不奇怪网中没有鱼儿,却将珊瑚悬挂。 【释义】 1. 停桡天霁时:停船在晴朗的天气下。 2. 撒网水深处:撒下网在水深处。 3. 不诧网无鱼:不奇怪没有捕鱼到鱼。 4. 挂得珊瑚树:将珊瑚挂在树上。 【赏析】 这是一首渔父诗。首句写渔父停船在晴朗的天气下,次句写渔父在水深处撒网,第三句说不奇怪捕鱼没有鱼,第四句写将珊瑚挂在树上,最后点出渔父的身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水长”“不歇” “济川心”。 所以答案是: 水长雨不歇,沧江深更深。 行人苦无渡,折尽济川心。 译文: 河水涨得老高却不停歇,沧江之深更让人生畏。 行人愁苦没有渡船可乘,只好折下一根竹竿渡过江去。 赏析:“水长雨不歇”,是说河水涨的很高,但雨却不停
【注释】 江行 :指在江河上航行。值雨 :遇到下雨。鸂鶒,水鸟名。意:情思。 【赏析】 此诗写诗人乘船在江上行驶时,突遇暴雨,舟不能进,遂即兴而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在艰难险阻中仍不失其乐观豁达的情怀。首二句以“雨”、“石”二字为中心词,描写了一幅风雨交加、大浪滚滚的画面,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之大和江水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三、四句则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与遭遇,以“悠悠鸂鶒”喻自己漂泊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