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曾作子长游,今日湖山不上眸。
谁向个中嫌矮屋,几人天地未抬头。
少年曾作子长游,今日湖山不上眸。
谁向个中嫌矮屋,几人天地未抬头。
译文:
在南康的路途上,我回忆起年轻时的漫游,如今却只能远观而不能近赏。是有人觉得这简陋的建筑让人感到不满吗?而有几人真正能抬头看到广阔的天空呢?
注释:
- 南康道中三首:这是一首五言诗,表达了诗人在南康道中的所见所感。
- 少年曾作子长游:年轻时我曾经像司马迁一样游历四方(子长即司马长卿)。
- 今日湖山不上眸:现在只能在远处观看湖光山色,不能近距离欣赏。
- 谁向个中嫌矮屋:是什么人在这些简陋的小屋内感到不满?
- 几人天地未抬头: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仰望到那辽阔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南康道中对往昔游历的回忆与现实的感慨。通过对比“少年”和“今日”,诗人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变迁的感叹。诗中还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简陋小屋和广阔天地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