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风寒月亦寒,无风良月上栏杆。
十年留得青毡在,坐展西铭剪烛看。
冬日汉州行台夜坐二首
赏析与译文
- 诗句释义
- 寒虫唧唧树萧萧,无奈羁怀纵酒瓢。坐到二更三点彻,忽然疏雨入芭蕉。
- 此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寒虫在树林中唧唧作响,诗人独自饮酒,直到深夜。
- 诗句注释
- 寒虫:指秋夜里的蟋蟀。唧唧:形容声音微小而频繁。树萧萧:形容树叶被秋风吹动发出的声音。
- 羁怀:形容诗人的心情。纵酒瓢:用酒杯来解闷或寄托心情。
- 二更三点:古代时间计时法,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两点为一更,半夜后三刻为二更,凌晨三点为三更。
- 疏雨入芭蕉:形容雨打芭蕉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作品背景
- 此诗作于明代,是苏葵的作品之一。当时,苏葵担任汉州的行台长官,此诗即是他在汉州任职期间所写。
- 写作手法
-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寒虫”与“疏雨”、孤独与宁静等元素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以夜晚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在异乡漂泊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
- 赏析与评论
- 《冬日汉州行台夜坐二首》是明代诗人苏葵的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对寒冷夜晚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寒虫、疏雨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此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结构严谨,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