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万井绿云稠,风日清和东作优。
石垄犁烟骄小犊,春林呼雨乱啼鸠。
牧人已兆维鱼梦,太史将书大有秋。
自笑心劳甘政拙,不耕吾已负先畴。
报政还出庐山下见莳秧者仙源万井绿云稠,风日清和东作优。
石垄犁烟骄小犊,春林呼雨乱啼鸠。
牧人已兆维鱼梦,太史将书大有秋。
自笑心劳甘政拙,不耕吾已负先畴。
诗句释义:
- 在庐山山下看到正在种植秧苗的人。
- 仙源的井户众多,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意,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适宜春耕。
- 在石质的垄台上,农夫正冒着烟,赶着小牛耕地,春林里的鸟雀因为雨水纷纷飞起,发出阵阵鸣叫声。
- 农夫们已经预感到丰收在望,而太史官也即将记录下这一年是大丰收的一年。
- 我自嘲自己虽然勤劳但政治才能不足,如果不种田,那就会辜负先人在世时的期望。
译文:
我来到庐山山脚,看见正在播种秧苗的人。仙源的田地很多,覆盖着绿色的云朵,春天里,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正是耕种的好时机。石质的垄台上,农夫冒着烟赶着小牛耕地,春林里的鸟儿因为雨水纷纷飞起,发出阵阵鸣叫声。农夫们已经预感到丰收在望,而太史官也即将记录下这一年是大丰收的一年。我自己自嘲自己虽然勤劳但政治才能不足,如果不种田,那就会辜负先人在世时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耕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田野的生机与活力。诗人以“报政还出庐山下见莳秧者”为开头,直接点明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观察农事活动。接着,诗人用“仙源万井绿云稠,风日清和东作优。”两句诗描绘了仙源地区广阔的农田和宜人的气候条件,预示着一个丰收年的到来。
诗人用“石垄犁烟骄小犊,春林呼雨乱啼鸠。”两句诗具体描绘了农耕场景。石垄上,农夫们冒着炊烟赶着小牛耕地,春林里鸟儿们因为雨水纷飞而乱叫。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和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诗人转向对农民生活状态的描写。“牧人已兆维鱼梦,太史将书大有秋。”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他发现牧人们已经有了收获鱼的梦想,而太史官也将记录下今年是一个丰收之年。这些细节进一步丰富了农耕主题,展现了农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结尾部分,诗人以“自笑心劳甘政拙,不耕吾已负先畴。”两句诗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自省。他自嘲自己虽然勤劳但政治才能不足,如果不种田,那就会辜负先人在世时的期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农耕活动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农耕场景、农民生活和诗人感慨等元素,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他对政治理想和民生问题的关怀,展示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