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笼西坠敛馀红,谁把新镰挂晓空。
此际莫嫌光彩少,也堪邀客酒盈钟。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释并附上关键词注释:
初六夜月 - 指农历初六那天的月亮。
烛笼西坠敛馀红,谁把新镰挂晓空 - 描述了夜晚的情景。“烛笼”可能是指悬挂的蜡烛或灯笼。“敛馀红”表示这些灯笼逐渐熄灭,余下红色的余晖。“何把新镰挂晓空”意味着是谁把新收割的谷物挂在清晨的天空上。
此际莫嫌光彩少,也堪邀客酒盈钟 - 表达了不要嫌弃月光不够明亮,因为这样的景色足以邀请客人饮酒庆祝。
译文:
初六晚上的月亮,
随着烛笼坠落而渐隐光芒,
是谁将新收割的谷物挂在了清晨的天空?
此时不应嫌弃月光不足,
也足够迎接客人,斟满酒杯。
赏析:
这首《初六夜月》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色。首句“初六夜月”点明了时间,随后两句“烛笼西坠敛馀红,谁把新镰挂晓空”,生动地描绘了晚霞映照下的丰收景象和人们的喜悦之情。最后两句“此际莫嫌光彩少,也堪邀客酒盈钟”,则展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即使夜晚月光不如白天明亮,也能成为欢聚一堂的好时机。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通过对月光与收获场景的对比,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