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甍开邸第,竹径得山家。
桂种瑶台树,莲开玉井花。
倾杯移渤澥,染翰动龙蛇。
疑有神仙过,鸾箫隔彩霞。

【注释】

镇国山亭:即镇国寺山亭。朱甍:红漆屋脊。邸第:官署、官府或贵族的府第。竹径:竹制的小径。桂种:桂树的种子,比喻桂花。瑶台:指天上的仙宫。莲开玉井花:指莲花在清池中盛开。倾杯移渤澥:指把一杯酒倾入大海。染翰动龙蛇:指挥笔如龙舞,似蛇游。疑有神仙过,鸾箫隔彩霞:仿佛看到一位神仙从天而降,隔着五彩的云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镇国寺山亭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寺庙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朱甍开邸第”,写山亭的建筑之美。朱红色的屋脊显得庄严而华丽,如同一座官署或者官府或贵族的府第。这里的“邸”字,指的是官邸,说明这个山亭是官府或者贵族的所在地。

接下来“竹径得山家”,写山亭周围的自然美景。竹径是一条由竹子制成的小路,它通向了山家。这句诗通过“竹径”和“山家”这两个词,展现了一幅宁静、幽深的自然景象。

第三句“桂种瑶台树,莲开玉井花”,进一步描绘了山亭周围的美景。桂树种在山上,就像瑶台一般美丽;而莲花在清池中盛开,又如玉井中的鲜花一样娇艳。这里的“桂种”和“莲开”都是以物喻人,赞美了山亭周围的景色之美。

第四句“倾杯移渤澥,染翰动龙蛇”,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在这里用酒来倾洒,用笔来挥写,展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个性。这里的“渤澥”指的是大海,用来形容诗人饮酒的场景,而“染翰”则是指挥笔如龙舞,似蛇游。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最后一句“疑有神仙过,鸾箫隔彩霞”,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仿佛看到了一位神仙从天而降,隔着五彩的云霞,给人一种神秘而又超凡脱俗的感觉。这里的“鸾箫”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凤凰的鸣叫,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镇国寺山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豪放的言辞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气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