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频代拜,秋晨复此来。
烛里金门启,松间宝殿开。
香烟罗几席,云雾隐楼台。
明祀崇群圣,彝章出帝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奉和圣制永安玉堂集贤殿应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第一句:“奉命永明殿先圣堂代拜”。这一句描述了诗人接到了命令,要去永明殿(位于洛阳的一座皇家宫殿)的先圣堂(供奉先圣的地方)进行祭祀活动。”奉命”表示这是根据皇帝的命令行事。
第二句:“秋晨复此来”。这里的”秋晨”可能是指秋季的清晨,”复此来”则表示诗人再次来到这里进行祭祀。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祭祀活动的期待和重视。
第三句:“烛里金门启”。这一句描绘了祭祀的场景。”烛里”可能是指烛光透过门窗投射进来的景象,”金门”则是指门前用金色装饰的门。这一句通过描绘细节,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第四句:“松间宝殿开”。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祭祀的场景。”松间”可能是指松树之间,”宝殿”则是指华丽的殿堂。这一句通过描绘细节,展现了宫殿的壮丽和神圣。
第五句:“香烟罗几席”。这一句描述了祭祀现场的气氛。”香烟”指缭绕的香烟,”罗几席”则是指摆满祭品的桌子。这一句通过描绘细节,传达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第六句:“云雾隐楼台”。这一句描绘了祭祀场景中的自然景观。”云雾”指缭绕的云雾,”楼台”则是指建筑物。这一句通过描绘细节,展现了祭祀现场的自然美。
最后两句:“明祀崇群圣,彝章出帝裁。”这两句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明祀”指祭祀活动,”崇群圣”表示尊重众多的圣人,”彝章”指古代的法律或制度,”出帝裁”则表示皇帝在制定法律或制度时会考虑到民意和实际情况。这两句诗强调了祭祀活动中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以及皇帝在制定法律时会考虑到民意和实际情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皇家祭祀活动的庄严和神圣。诗人通过描绘细节,传达出对祭祀活动的尊重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皇帝在制定法律时会考虑到民意和实际情况的认识。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