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留西内,君恩赐馔来。
既分辞腊面,亦进宜年杯。
列炬宫墀映,传筹禁漏催。
炉残知夜永,钟动识春回。

【注释】

内直守岁作:守卫年除夕。内直,指在宫中值班或值宿。守岁,即守夜。作,即“做”,动词,从事某种活动。

除夕留西内:留居西内,即留在皇宫中过年。除夕,古代称年终最后一天为除夕。

君恩赐馔来:君王的恩惠,赐予丰盛的饭食。馔,食物。

既分辞腊面:既已分别了辞旧迎新的饭菜。

亦进宜年杯:也进献适合新年的酒器。

列炬宫墀映,传筹禁漏催:宫廷前排列着火炬,照亮庭院;宫廷中传来漏壶报时的滴答声,催促着时辰的推移。宫墀,宫殿台阶前的空地,此处泛指宫庭。

炉残知夜永:火炉中的余烟知道夜已经很长了。残,残余、未尽之意。

钟动识春回:钟声响起就知道春天回来了。钟,古代计时用的乐器。春回,春季到来之意。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作者除夕之夜在皇宫值宿的情景的诗。全诗以“守岁”为线索,写明守岁之始末。从“除夕留西内”、“君恩赐馔来”开始写,到“列炬宫墀映”“钟动识春回”结束,层次分明,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第一联:“除夕留西内,君恩赐馔来。”这两句交代守岁时的具体情况及原因。除夕,即年终最后一日,古人称此夜为“岁除夜”、“除夜”。留西内,即留在宫里过年。因“守岁”是守至夜深方休,所以诗人被留在宫内值宿,直至天明。这一联交代了守岁的具体时间,并说明守岁的原因是君王的恩典。

第二联:“既分辞腊面,亦进宜年杯。”腊面,即告别旧年的饭菜。宜年杯,即适于新年的酒器。这两句写诗人辞别旧岁的宴席,又向主人敬献新年的佳酿。

第三联:“列炬宫墀映,传筹禁漏催。炉残知夜永,钟动识春回。”宫墀,指宫庭前台阶下的宽敞空地。传筹(jué),指传唤更夫报时。漏,古代计时用的工具,这里指铜壶滴漏。漏箭刻度,一昼夜共分五更。炉残,指炉火残存的余烬。钟动,指撞钟之声。春回,春风送暖,大地回暖。这两句写守岁时所见所闻。宫庭前排着火炬,照亮庭院;宫廷中传来了报时的滴答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到了晚上,当炉火余烬烧尽,才知时光已十分长久。听到钟声一响,便知道春天来临了。

这首诗是一首记叙诗人除夕之夜在皇宫值宿的情景的诗。整首诗紧扣一个“守岁”二字,从除夕到子夜,由室内写到室外,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生动地描绘出了守岁的场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