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高云覆阁阴,冥冥宿雾映江深。
丛篁暄带林烟碧,独雁寒随浦树沉。
天上楼台堪怅望,水边亭槛足幽寻。
共来佳丽金陵地,重对樽前谢眺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详细释义:
- “袅袅高云覆阁阴,冥冥宿雾映江深。” —— 高高飘渺的云层笼罩着阁楼的阴暗,朦胧的夜雾映照着江水的幽深。
- 注释:“袅袅”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高云”可能指的是天空中的云朵,也可能指的是楼阁上的云彩。“阁阴”指阁楼的阴暗处。“冥冥”则形容夜幕降临时的浓重氛围,给人以深沉、神秘的感觉。“宿雾”通常指夜晚起雾,而“映江深”则形容雾气弥漫在江面上,与江水融为一体,显得深邃、宽广。
- “丛篁暄带林烟碧,独雁寒随浦树沉。” —— 茂密的竹林中散发出淡淡的烟雾,仿佛带着一层绿色的轻纱,孤独的大雁随着冷风飞向远方,消失在波光粼粼的湖岸边。
- 注释: “丛篁”即竹林,繁茂且密集。“暄”在这里可能是指竹叶间透出的气息,或者形容竹叶间的雾气。“带”可能是指环绕、围绕的意思。“林烟碧”形容山林间缭绕着淡淡的烟雾,颜色为淡绿色。“独雁寒随浦树沉”描述的是大雁在寒冷的天气里独自飞行,它们的身影在水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仿佛随着波涛缓缓下沉。
- “天上楼台堪怅望,水边亭槛足幽寻。” —— 想象中的天上游乐园(楼台)让人不禁产生深深的向往,而在水边的小亭子里寻找一种宁静和幽深。
- 注释: “天上楼台”可能是对某种理想境界或美好事物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于超脱尘世、接近自然的一种渴望。“堪怅望”意味着值得令人深思、令人留恋的地方。“幽寻”则表示在自然环境中找到了一种静谧与和谐,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 “共来佳丽金陵地,重对樽前谢眺吟。” —— 共同来到美丽的金陵(今南京)这片土地,重新站在酒席前吟唱谢朓的诗句。
- 注释:“金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城市,这里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的痕迹。“佳丽”一词常用来形容景色美丽动人,也可以用来赞美人的美貌。“谢眺”指的是南朝梁诗人江淹(字文通),他在《登庐山香炉峰》一诗中写道:“飞鸟相与还,吾亦辞巢去”,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写,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人文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与深情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诗词作品的引用,展现了自己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