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夸剌史专城贵,为惜佳人万里行。
朝发蓟门催驿骑,暮经巴峡听猿声。
名山采药烟霞迥,燕寝凝香几牍清。
衰病藉君留不住,青精荬独倍关情。

【注释】

⑴剌史:刺史,指地方行政长官。

⑵惜佳人万里行:指妻子远行。

⑶蓟门:今北京城。

⑷巴峡:四川奉节县西的白帝城一带。猿声:猿鸣。

⑸名山:《列子·黄帝篇》载:“黄帝游于华阳(华胥)之野,息于石丘。”石丘在今河南林县北,故称“名山”。

⑹燕寝:卧室。凝香:香熏,指香气。几牍:书简、书信。

⑺衰病:衰老疾病。藉:通“藉”,依靠。

⑻青精荬(jīn):草名,一说即青芝。倍:加倍。关情:动情、关心。

【赏析】

这首诗是送杨郎中赴夔州(州治在今重庆奉节)上任时写的。全诗写景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浑然天成,既写出了友人赴任途中的艰难困苦,也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离的深深留恋和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先点出杨郎中的出身和所居地位,突出其为官的高贵身份;接着以“专城贵”与“佳人万里行”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的感慨:一个为官之人尚且如此,何况我呢?这既是自谦,又流露出对友人的钦羡之情。

颔联紧承首联,用夸张的手法写杨郎中赴任的迅速。上句写驿马催发,下句写猿声入耳,都形象地表现出赴任途中的急迫之感。

颈联写杨郎中赴任途中的所见所闻。“采药”句化用《列子·黄帝篇》中“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氏”故事,暗寓杨郎中仕途得意,前途无量之意;而“听猿声”则以声衬静,烘托出杨郎中心情的凄怆悲凉。

尾联由杨郎中引出诗人自己。诗人以“衰病”自况,说即使有杨郎中这样的贤才在身边,自己还是无法离开家乡,不能不感到惆怅;同时诗人也以自己的身世遭遇来反衬杨郎中的尊贵,进一步表达他对杨郎中的羡慕之情。

杨郎中即将赴任之时,作者作此送别诗,既抒发了对杨郎中的羡慕之情,又表明了自己虽年老体衰但依然壮心不已的心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意境深远清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