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波千顷泛灵洲,信宿渔翁隐上头。
曛醉夕阳笠蓑畔,闲歌沙浦水云秋。
孤航薄暮知何适,桂棹乘潮任自流。
到处烟霞连网钓,芦汀菰渚惯浮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共四首,每首都以“江口归帆”为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首: 苍波千顷泛灵洲,信宿渔翁隐上头。
- 苍波千顷泛灵洲:指的是宽广的水面如同千顷般浩瀚,泛舟其间仿佛在游览一个灵秀之地。
- 信宿渔翁隐上头:经过一夜的休息,老渔夫已经悄然隐匿在水边的高坡上。
第二首: 曛醉夕阳笠蓑畔,闲歌沙浦水云秋。
- 曛醉夕阳笠蓑畔:夕阳西下之际,渔翁头戴斗笠,倚靠在船边,沉醉于这宁静的景象中。
- 闲歌沙浦水云秋:在平静的水面上,渔翁悠闲地唱起了歌,周围是秋天的景致,云朵飘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第三首: 孤航薄暮知何适,桂棹乘潮任自流。
- 孤航薄暮知何适:在薄暮时分,孤舟独自行驶在海上,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
- 桂棹乘潮任自流:使用着象征性很强的“桂棹”,意味着任由潮水带领船只前行,不问方向。
第四首: 到处烟霞连网钓,芦汀菰渚惯浮游。
- 到处烟霞连网钓:无论是哪里,都能看到烟霞缭绕、云雾弥漫的景象,这是渔人常用的钓鱼方法,也象征着他们生活的自由自在。
- 芦汀菰渚惯浮游:在芦苇丛生的浅滩和长满菱角的小洲上,渔人在水上自如地游玩,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渔人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江南水乡画卷。通过渔人的生活场景,传达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诗中的“苍波”、“渔翁”、“夕阳”、“沙浦”等元素,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水乡之中。此外,诗中使用了诸多意象,如“千顷”、“信宿”、“薄暮”、“桂棹”,这些词汇和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意境美。整体而言,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