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泉壑下,如在梦魂中。
何曾一点白,得傍夜炉红。
故柳衰欲死,溪云澹复空。
平生萧索意,不解逐春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题李凝幽居》。
首句“我行泉壑下”,描述了作者在山水间行走,感受着泉壑的清冷和深邃。
第二句“如在梦魂中”,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陶醉和迷恋。这里的“梦魂”既指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合了作者自己的心灵世界。
第三句“何曾一点白”,指的是泉水的颜色。这里的“一”,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泉水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
第四句“得傍夜炉红”,则是说夜晚的火光映衬着水面,使得水呈现出红色。这里的“夜炉”,可能是指古人常用的火炉或壁炉,用来取暖或照明。
第五句“故柳衰欲死”,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柳树已经凋零的景象。这里的“衰”和“死”,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第六句“溪云澹复空”,则是说溪边的云彩飘散而去,变得空荡起来。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第七句“平生萧索意,不解逐春风”,则是说作者一生都处于孤独和寂寞的状态,无法像其他人一样随春风而动,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