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冷岩花好,空还旧器除。
半尘金菡萏,一镜玉蟾蜍。
地脉无风火,松声有卷舒。
瞥然孤念起,随意借吾庐。
【注释】
“雷峰山”:在今浙江杭州,相传为吴越王钱俶为观音菩萨建的寺院。“寮口”:寺中僧人住的地方。“骨冷岩”:位于山麓,岩石嶙峋,人迹罕至。“空还旧器除”:指清除无用之物。“菡萏”(hàn dàn):荷花的一种,花大而圆,花色艳丽,清香四溢,是佛家喜爱的一种花。“玉蟾蜍”: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用以形容月亮。“地脉无风火”:意谓这里地势险峻,自然不生火灾。“松声有卷舒”:形容松林之声,或高亢,或低沉,变化不定,如同人的呼吸。“瞥然孤念起”:忽然想到自己孤独一人。“随意借吾庐”:意为随缘居住于此。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居山期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向往之情。
“骨冷岩花好,空还旧器除。”首两句是说,这骨冷岩上生长的花朵十分美丽,我清理掉了所有无用之物,就来这里居住了。“骨冷岩”是雷峰山的主峰,岩石裸露,山势陡峭,人迹罕至。“花好”即指岩石上长满了美丽的花朵。作者在这里隐居,是因为他厌恶尘世纷扰,向往清幽的自然环境,所以选择了这个地方来安家。这里的“花好”、“旧器除”都是写环境的清幽与自己的心境。
“半尘金菡萏,一镜玉蟾蜍。”后两句是说,半空中像金子一样的莲花盛开,一轮明月映照出如玉般的蟾蜍。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相映成趣的美丽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金菡萏”是指金色的花朵,象征着富贵与美好。“玉蟾蜍”则是指月亮的形状,象征着明亮与纯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地脉无风火,松声有卷舒。”第三联是说,这里的地势险峻,自然不生火灾;树林中的松树发出的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下,如同人的呼吸一样。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特点。“地脉无风火”表明这里的环境非常安全,没有火灾的危险。“松声有卷舒”则表现了松树林中树木的生长状态和声音的变化。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是说,忽然想到自己孤独一人,于是随意借给我的屋子来居住。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感慨。这里的“随意借吾庐”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满足,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雷峰山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满足感。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