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机倾动似轻梭,何处堪容赞与诃。
掘地若能寻上古,补天方信有神娲。
猿啼暮岭魂难醒,浪打高岩石易磨。
且系孤舟依峡宿,静看寒月照悬萝。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我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世机倾动似轻梭,何处堪容赞与诃。
- “世机”指的是世间的纷扰和世事的变化。”倾动”形容这些变化像轻快的梭子一样迅速而剧烈。”赞与诃”可能指的是赞美或批评,表示对世间变化的感慨和评价。
- 掘地若能寻上古,补天方信有神娲。
- “掘地”意味着挖掘地下,寻找历史的遗迹。”上古”指远古的时代。”补天”比喻修复天空,象征修补或拯救某个重要的事物。”神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具有伟大力量和智慧的人。
- 猿啼暮岭魂难醒,浪打高岩石易磨。
- “猿啼”描绘了夜晚猿猴的叫声,给人以凄凉、孤独的感觉。”暮岭”指的是傍晚时分的山岭。”魂难醒”形容人的心灵被深深触动,难以平静。”浪打”可能指海浪拍打石头的声音,”高岩”是指高大的岩石。这里的”磨”字形象地描述了石头经受海浪打击的情景。
- 且系孤舟依峡宿,静看寒月照悬萝。
- “孤舟”意味着独自乘坐的小舟。”依峡宿”表示在峡谷中过夜,可能是为了躲避风雨或其他原因。”静看”表达了一种静态的美,”寒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照悬萝”则形容月光洒在藤蔓上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幽美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历史沧桑以及自然美景的感慨。首两句通过对世机的描述,引出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后四句则通过描写猿啼、浪石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孤独、坚韧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