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征尘拂草庐,三年无计觅双鱼。
消残旧梦看春入,读罢新诗便岁除。
九子云烟吟兴阔,五陵霜雪世情疏。
鹅湖夜月能明否,归去还当重寄予。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姚鼐(梅长庚)游览长陵阳江左时所作。他在那里住了三年,直到戊申年除夕才返回海幢,度过了新年。之后他便回到丰湖,喜悦之情溢于心间,于是写下了五十六字的诗作。

我们来看第一句“喜见征尘拂草庐”,意思是看到出征的尘土已经覆盖在茅屋之上。这里的“征尘”指的是征战的尘土,而“拂草庐”则是形容尘土已经布满了茅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看到战乱结束,和平恢复的喜悦心情。

第二句“三年无计觅双鱼”,这里的“双鱼”指的是书信或者消息,因为古代人们常常用鱼来表示书信。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战乱期间,他无法通过书信与家人联系,所以三年来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看第三句“消残旧梦看春入”,意思是消除了残留的旧梦,迎接春天的到来。这里的“残梦”指的是过去的梦境,而“春入”则是形容春天的到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从过去的困境中走出来,迎接新的希望和机遇的心情。

第四句“读罢新诗便岁除”,意思是读完新的诗歌后,就迎来了新年。这里的“新诗”指的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岁除”则是指新年的到来。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新的一年里充满期待和希望的心情。

第五句“九子云烟吟兴阔”,意思是以九子之云为背景,吟咏诗兴很宽广。这里的“九子”可能是指九子山或者其他地名,而“云烟”则是形容自然景色。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吟咏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六句“五陵霜雪世情疏”,意思是五陵的霜雪世界,世事人情都显得淡漠。这里的“五陵”可能是指长安附近的几个陵墓,而“霜雪”则是形容寒冷的天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人情的淡薄感受。

最后一句“鹅湖夜月能明否”,意思是询问鹅湖水面上的月亮是否明亮。这里的“鹅湖”可能是诗人所在地的一个地名,而“月明”则是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景色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和平恢复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家人、自然景观和家乡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