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华名历几兴衰,八十看残更问谁。
曼倩何曾知汉碣,伏生元可诵秦遗。
字留正气存先节,山对秋光别有题。
万里与君盟水鸟,瑶琴一曲入无为。

赠文及先年八十二矣善图章

声华名历几兴衰,八十看残更问谁。

曼倩何曾知汉碣,伏生元可诵秦遗。

字留正气存先节,山对秋光别有题。

万里与君盟水鸟,瑶琴一曲入无为。

注释:

赠文及先年八十二矣善图章:这是一首诗的标题,意指赠送给文及先年(即文同)八十一岁的人,赞美其善于绘画。

声华名历几兴衰:名声和才华经历多次的兴盛和衰落。

八十看残更问谁:八十岁的人看到夜晚的更替时,不知道是谁在照顾他。这句话表达了对文同长寿的感慨。

曼倩何曾知汉碣:曼倩指的是西汉的司马迁,他曾经写过《史记》,但没有提及过汉代的碣石碑文。这里的“汉碣”指的是汉时的石碑。

伏生元可诵秦遗:伏生是汉代的学者,他曾经学习过秦朝的历史文献,但现在已经无法再读了。这里用伏生来比喻文同的学问已经无法传承下去。

字留正气存先节:文同的字迹中还保留着正气和先贤的风范。这里的“正气”是指正直、坚强的品质。

山对秋光别有题:山景面对秋季的阳光,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题”指的是景色或者意境。

万里与君盟水鸟:文同愿意与远方的朋友结盟,就像水鸟一样自由自在。这里的“水鸟”指的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的鸟类。

瑶琴一曲入无为:文同弹奏瑶琴,音乐如同泉水般清澈流淌。这里的“无为”是指不受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平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文同的诗作。通过对文同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文同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文同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的品德和才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