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溪千树照寒梅,君掩高斋即雪堆。
旧有霜毫供幕府,久无清梦绕城隈。
瑶琴弹处声皆古,新韵成时意尽开。
廿载上方明月好,一加襆被记初回。

赠罗仲谦

龙溪千树照寒梅,君掩高斋即雪堆。

旧有霜毫供幕府,久无清梦绕城隈。

瑶琴弹处声皆古,新韵成时意尽开。

廿载上方明月好,一加襆被记初回。

注释与赏析:

  • 首联:“龙溪千树照寒梅,君掩高斋即雪堆。” 描述了一幅冬日的景色,龙溪河畔,千树梅花盛开,映衬着寒冷的天气,而君之书房(高斋)则仿佛积雪堆积。这里的“即雪堆”形象化了大雪覆盖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掩高斋”可能暗示着一种隐居、清静的生活态度。
  • 颔联:“旧有霜毫供幕府,久无清梦绕城隈。”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心境。“旧有霜毫”指的是旧有的书法工具,暗示着他过去曾有书写和绘画的习惯,这些才华曾被用于军事或政治的事务中;“清梦绕城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嚣,拥有一个不被打扰的安静空间。
  • 颈联:“瑶琴弹处声皆古,新韵成时意尽开。” 通过使用“瑶琴”这一意象,诗人传达出音乐之美和艺术的高雅。“弹处声皆古”强调了琴声悠扬,如同历史的回响;“意尽开”则表达了随着乐曲的演奏,诗人心中的郁结得到释放,情感得到了宣泄和升华。
  • 尾联:“廿载上方明月好,一加襆被记初回。”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廿载”可能指的是二十年的时间流转;“上方”可能是指某个高处,如山巅或楼阁,这里用来象征心灵的高地或理想之地;“明月好”则可能是比喻美好的时光或是内心的平和状态。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理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个人心境的深入挖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回归自然和谐的美学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