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宜山籁卧疑仙,路入菁葱岂问天。
石景木鸢频飐水,花光雪片夜飞船。
峡门束峻雷公怒,斗柄移低玉镜圆。
最是磨人风景异,蟠溪未遇更陶然。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作品,描绘了石螺滩的风景和心情。

第一句“石螺滩”,描述了一个地名或者风景名胜。石螺是一种贝壳类动物,形状像螺旋,因此被称为石螺。滩,是指河岸、沙滩等地貌。

第二句“坐宜山籁卧疑仙,路入菁葱岂问天。”意思是说,坐在石螺滩上,可以听到山里的风声,躺下就像在仙境中一样,而进入这个景色如画的地方,也不在乎天意如何安排。这里的“山籁”指的是山中的风声,“菁葱”是形容景色美丽的地方,“路入”是指走进去,“岂问天”表示不在乎天意如何安排。

第三句“石景木鸢频飐水,花光雪片夜飞船。”意思是说,石螺滩上的石头和树木的影子在水面上频繁地摇曳,花光和雪片在夜晚像飞船一样飘荡。这里的“石景”指的是石头的景色,“木鸢”是一种鸟类,用木制成,这里可能指的是风筝,因为古代人们常在晚上放飞风筝,“频频”表示频繁,“飐水”指的是摇晃在水面上。“花光雪片夜飞船”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天空中飘洒的花光和雪花像飞船一样在空中飞舞。

第四句“峡门束峻雷公怒,斗柄移低玉镜圆。”意思是说,峡谷的入口处陡峭险峻,仿佛雷霆震怒一般,北斗星的位置下降到很低,月亮像明亮的镜子一样圆满。这句诗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峡谷的雄伟壮观和月色的皎洁明亮。

最后一句“最是磨人风景异,蟠溪未遇更陶然。”意思是说,石螺滩的风景与众不同,即使没有遇到蟠溪也觉得很愉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石螺滩独特风景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之情。

整体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石螺滩风景的描绘和对心境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