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烟销不复言,此身何幸得生存。
辞家直欲超三界,焚草无由到九阍。
云外飞鸿离竭泽,水边鸰鸟喜依原。
曹溪咫尺门前路,一上雷峰溯洞源。

祝发诗

万事烟销不复言,此身何幸得生存。

辞家直欲超三界,焚草无由到九阍。

云外飞鸿离竭泽,水边鸰鸟喜依原。

曹溪咫尺门前路,一上雷峰溯洞源。

注释:

  1. 万事烟销不复言:形容世事如烟,一切烦恼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2. 此身何幸得生存:我有幸能活着。
  3. 辞家直欲超三界:辞掉家事,直接想要超越三界(指佛教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
  4. 焚草无由到九阍:无法焚烧草木,因此无法抵达九重的天阍(天帝所居之处)。
  5. 云外飞鸿离竭泽:比喻自己像大雁一样脱离了困境,摆脱了厄运。
  6. 水边鸰鸟喜依原:比喻自己像鹡鸰鸟一样,回到故乡。
  7. 曹溪咫尺门前路:指寺庙就在家门附近,可以方便地前往参拜。
  8. 一上雷峰溯洞源:表示决心去参拜雷峰塔,寻找修行的洞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佛法修行的向往。首句“万事烟销不复言”形象地描绘了世间万物如同烟一般消散,不再有言语上的纷争。第二句“此身何幸得生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够生存在世上的庆幸与感激。接着第三、四两句,诗人通过“辞家”和“焚草”两个动作,展现了其对超脱世俗束缚、寻求精神解脱的决心。

接下来的诗句“云外飞鸿离竭泽”,“水边鸰鸟喜依原”,则用自然景象比喻自己的心境变化,象征着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将自己比作远行的大雁,远离了困厄的水源;又将自己比作鹡鸰鸟,回到了故乡的栖息之地。这些比喻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和追求。

最后两句“曹溪咫尺门前路,一上雷峰溯洞源”,则明确指出了诗人的具体行动——准备前往参拜雷峰塔,寻找修行的洞府。这里的“曹溪”指的是著名的禅宗寺院,而“雷峰塔”则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象征着修行和悟性的提升。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简洁明快,通过景物的变化和比喻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