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神工七宝精,为谁残缺为谁盈。
苍茫直恐冰轮尽,次第还当玉座明。
万国山河仍旧影,中军笳鼓送馀声。
卢仝此夕应无寐,吟倚霜台到五更。
诗句: 八万神工七宝精,为谁残缺为谁盈。苍茫直恐冰轮尽,次第还当玉座明。万国山河仍旧影,中军笳鼓送馀声。卢仝此夕应无寐,吟倚霜台到五更。
译文: 月亮被食后又恢复圆满,这是为了谁而残缺又为谁而盈满?它直感到寒冷似乎要将冰轮全部吞没,但随后又会重新出现,照亮大地的明亮。虽然万国山河仍然保持着原样,但中军传来的笳鼓之声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有余声回荡在空中。卢仝在这样一个夜晚一定难以入睡,一直吟诗直到天明。
注释: 八万神工:形容月食发生的巨大力量和变化。七宝精:指月亮本身具有七种宝物的品质。为谁:为什么。残缺为谁盈:表示对事物变化的无常和不确定性的感叹。苍茫:辽阔、无边无际的感觉。直恐:几乎、快要的意思。冰轮:这里指月亮。次第:依次,顺序。还当:应该再次出现。玉座:比喻月亮的形状如同一座玉石制成的宝座。万国山河:指世界各地的景象。仍旧影:保持原来的影像。中军:指军队的中心地带或者指挥中心。笳鼓: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代指军队的鼓声或号角声。卢仝: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风格豪放不羁。无寐:无法入睡。吟倚霜台:站在霜台边吟诗,霜台可能是指高高的台阶,用来观赏月光的地方。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一次罕见的月食事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无常性和变化性的思考。首句“八万神工七宝精”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月食发生的宏伟和神秘性,象征着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接着,诗人以“为谁残缺为谁盈”来表达对自然现象背后原因的好奇和困惑。整体上,此诗通过对月食这一自然现象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