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官柳绿交加,日日斜阳集乳鸦。
湖海书生羸马背,春来通算九移家。

【注释】

城头:城墙上。官柳:指官府里的柳树,通常为御林军种植以供皇帝观赏。绿交加:形容柳叶茂盛的样子。日日:天天。斜阳:夕阳。乳鸦:乌鸦,俗称老鸦。通算:计算。九移家:九次搬迁。

【译文】

城墙上的官柳一片翠绿,天天有太阳的余光洒在柳叶上,乌鸦在枝头上聒噪着。

湖海书生骑着瘦弱的马,背起行囊,春天里就要离开家乡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乾道五年(1169)春末离开福州时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福州的依恋之情。

首句写景,城头上的官柳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城头”,点明地点;“官柳”,即官家栽种的杨柳,是皇宫中的景观,也常被作为御林军的营垒。这一句是全诗描写的焦点,突出了福州城头的景物特点。第二句写景,“日日斜阳集乳鸦”,是说每天夕阳西下的时候,乌鸦就聚集在树上,发出聒噪声。这是一幅典型的暮归图。而“集”字则用得极妙,它不仅写出了乌鸦的数量之多,还写出了乌鸦的喧闹,使人感到一种凄切的秋意。

第三句写人事,诗人说自己像湖海书生一样,骑在瘦马上,背起行囊,春天来临的时候就要离开了。“湖海书生”,即泛指读书人,这里借指自己。从字面看,似乎是说自己要像湖海的游子一样去远方求学或做官;但实际上,他更可能是指自己在福州做小官,因为当时科举制度尚未废除,所以诗人仍然抱有做官的愿望。“羸马”,指瘦弱的马,暗喻自己的境遇。第四句写情,抒发了诗人离别时的伤感之情。“春来通算九移家”,是说春天一到,又要搬家九次了。这里的“春来”和前两句的“日日”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福州的留恋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语言简练,富有韵味。特别是“集乳鸦”一语用得极妙,使读者能够想象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夕阳西下,乌鸦栖集在枝头,发出嘈杂的声音。此外,“日日斜阳集乳鸦”这句诗中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乌鸦仿佛有了情感,从而更加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福州城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