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江东忆旧游,竹林斜日坐深秋。
长安道上红尘满,赖有清风消客愁。
【注释】
题竹送阮大经还金陵:题在竹枝上的词送给阮籍(字大经)。金陵,指南京。
十载:十年。江东:古时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指作者故乡临安(今浙江杭州)。旧游:指过去的友情。
竹林斜日坐深秋:诗人在竹林中坐着度过深秋的黄昏时分。
长安道上红尘满:长安路(即京城大道)上空弥漫着尘土。长安,今西安,当时是北宋国都。
赖有清风消客愁:幸亏有清风可以消除客居他乡的忧愁。(这里的“清风”比喻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赏析】
此词是一首赠别诗,写友人归程途中所经过的地方和所感受到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黑暗的不满情绪。全词语言清丽,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
起句“十载江东忆旧游”,是说与阮籍分别已有十年,此时重聚,自然要追述往事。这一句看似平直,但暗含无穷情味,读者不难体味到词人对旧游的眷恋之情。“忆旧游”三字下得沉重,足见此情非同一般。“竹林斜日坐深秋”,这是词人与阮籍重逢后的情景。两人在竹林之中,坐在落日余晖映照下的长椅上,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时光。这里的“竹林”和“深秋”都是他们曾经共同欣赏过的风景。然而,如今却只能以“斜日”和“深秋”来回忆那些往昔的时光。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他们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长安道上红尘满”则是对他们未来行程的描述。长安是当时的首都,也是繁华之地。然而,词人却感到这里充满了尘世的气息,无法让人真正地感受到那份宁静和清净。这可能是因为词人内心过于复杂的缘故吧。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在长安大街上行走的场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喧嚣而繁忙。这种景象与竹林中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世事变迁之快。
最后两句“赖有清风消客愁”是他们相互之间表达的一种安慰和鼓励。尽管他们身处官场之上,难免会遇到许多烦恼和困扰,但只要他们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这里的“清风”象征着一种清新脱俗的境界和态度,也代表着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同时,这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的认识和批判。总之,这首词既表达了词人的思念之情,又揭示了他们对于官场和社会的看法,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