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不见五城楼,曾立金鳌顶上头。
回首乾坤双雪鬓,海风吹梦落沧洲。
【注释】
连云:形容山峰高耸,云气连接。五城楼: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之一。金鳌:神话中东海里的大鱼。顶上:指山顶。双雪鬓:形容头发白得像两朵雪花一样。沧洲:沧海上的小岛。这里泛指遥远的海岛。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眺望之作。诗人登上圌山(今江苏如皋东南),极目远眺,只见海门一带云雾缭绕,五城楼上的“金鳌”(神话中东海里的一种大鱼)仿佛也隐没于云端。回首望去,天地间只有自己那像两朵雪一般白的头发和被风吹得飘散了的梦幻一般缥缈的梦魂,在沧洲上漂泊。这首诗写登圌山观海时的感受。诗的前半篇写望海,后半篇写梦游海。前半篇先写望见的景象:“连云不见五城楼”,意思是说海上连片的乌云把五城楼上的“金鳌”都遮住了。接着写登上山顶的情景:“曾立金鳌顶上头”,是说登上了五城楼上的“金鳌”的顶。后半篇写梦中的情景:“回首乾坤双雪鬓”,意思是说回头四顾,天地之间只有自己那像两朵雪一样的白发。末句“海风吹梦落沧洲”,意思是说梦随风飘荡,落在那遥远的沧海中的小岛上去了。
全诗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首句“连云不见五城楼”,就为下面两句“曾立金鳌顶上头”作了很好的铺垫,既写出了望海所见,又引出了下文。“曾立金鳌顶上头”一句,既点明了诗人登上五城楼上的“金鳌”之巅,又写出了诗人那种飘飘欲仙的情状。这两句诗是全诗的警策之处。
后半部分,诗人由望海而发思古之幽情,从梦中而入遐想的迷津。“回首乾坤双雪鬓”,既是对前面所登五城楼上的“金鳌”之巅的描写,又是对自己年华已逝、鬓发苍苍的自伤自叹;“海风吹梦落沧洲”,既是诗人梦中的奇想,也是诗人心中的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像仙人一样乘风而去,到远方的海岛上安度晚年。
此诗想象奇谲,富有浪漫气息,读来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