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岩古木动高秋,望入云端意莫收。
一宿未能倾契阔,三生何处话沉浮。
拟将良夜深投辖,却忆清风独掩楼。
何事豪吟归兴促,空馀明月照峰头。

诗句解析

1 寒岩古木动高秋,望入云端意莫收

  • 寒岩古木:描述的是秋天的山景,岩石和古树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冷。
  • 动高秋:秋天到了,万物开始凋零,但寒岩和古木依旧挺立,显示出生命力。
  • 望入云端意莫收:望着远方高耸入云的山峰,心中的情感无法完全收回,可能是一种对远方或高处的向往。
  1. 一宿未能倾契阔,三生何处话沉浮
  • 一宿:一夜的时间,形容等待或思念的时间很长。
  • 未能倾契阔:未能将彼此的关系或理解表达清楚。
  • 三生何处话沉浮:暗示了某种深重的情感或缘分,可能是前世或者三生三世的因缘,难以用言语表达。
  1. 拟将良夜深投辖,却忆清风独掩楼
  • 良夜深投辖:良夜是指美好的夜晚,投辖是古人的一种礼节,意思是深夜投宿。
  • 却忆清风独掩楼:回忆起独自一人站在楼上的情景,清风拂面,心情宁静。
  1. 何事豪吟归兴促,空馀明月照峰头
  • 何事豪吟归兴促: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兴起的豪放之歌,归兴是指归家的心情或欲望。
  • 空馀明月照峰头:月光照耀着山峰,给人一种空旷、寂静的感觉。

译文

寒岩古木动高秋,望入云端意莫收。
一宿未能倾契阔,三生何处话沉浮。
拟将良夜深投辖,却忆清风独掩楼。
何事豪吟归兴促,空馀明月照峰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山景图。诗人通过寒岩古木、高秋、云层等景象,表达了对远方或高处的向往和对深厚情感的无奈表达。诗中的“一宿未能倾契阔”,“三生何处话沉浮”,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或缘分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则以豪吟归兴促和明月照峰头来结束全诗,既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于世的情感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