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春台乐太和,渔人随地沐恩波。
得鱼艇上欣移棹,沽酒江边醉枕蓑。
沙鸟不惊天籁寂,水声滴破梦魂多。
醉卧疏蓬明月在,却教齐唱太平歌。

【注释】

处处:到处。春台:指帝王的园林,也泛指游乐之处。太和:皇帝的年号,这里借指皇帝。渔人:指在水边捕鱼的人。随地:到处。沐恩波:沐浴着恩泽的波澜。

艇(tǐng):小船。欣:快乐、愉快。移棹:摇船。沽酒:买酒。江边:江畔。醉枕蓑(suō):醉酒后倚靠在竹编的蓑衣上。疏蓬:疏落的蓬草。明月:明亮的月光。齐唱太平歌:一起高唱太平的曲子。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江南水乡的游兴。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渔民们的欢乐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首句“处处春台乐太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和和谐的氛围。春台是江南水乡的代表景观之一,这里指代了整个江南地区。太和则表示国泰民安,和平繁荣的景象。

第二句“渔人随地沐恩波”,描绘了渔民们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们可以随意地在江边垂钓或者乘船游玩,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宁静的时光。

第三句“得鱼艇上欣移棹”,进一步描绘了渔民们的快乐生活。他们在船上收获到新鲜的鱼肉时,会高兴地将小船摇动起来,享受着劳作的成果。这里的“欣”字表达了渔民们的喜悦之情。

第四句“沽酒江边醉枕蓑”,描绘了渔民们喝酒时的惬意场景。他们在江边购买酒水,醉意朦胧地倚靠在竹编的蓑衣上,享受着夜晚的微风。这里的“醉枕蓑”形象地描绘了渔民们饮酒后悠闲自得的状态。

第五句“沙鸟不惊天籁寂”,描绘了夜晚的寂静景象。由于沙洲上的鸟儿不会受到惊吓,所以天空中的蝉鸣声显得格外清晰而幽雅。这里的“天籁静”形容了夜晚的宁静和祥和。

第六句“水声滴破梦魂多”,通过水滴的声音来表达诗人对夜晚宁静美景的喜爱。这里的“梦魂多”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夜晚的留恋和珍惜,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一句“醉卧疏蓬明月在”,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醉卧的情景。他躺在稀疏的蒲草上,仰望着明亮的月亮,沉醉于这美好的夜晚之中。这里的“明月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欣赏月色的心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渔民们生活的描绘和对他们的祝福,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