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稚子登狼岭,都□□衣挂松影。
杂遝山中白昼长,从容林下青春永。
负薪下磴日将晡,郢曲高歌天未暝。
蓬蒿没处白云深,红尘不到柴门迥。

【注释】:

①老夫稚子:指诗人自己和他的儿子。

②都□□衣(wěi lǐ)挂松影:指穿着简朴的衣服。

③杂遝:形容山中树木丛生、林木葱郁,景色十分幽美。

④从容:悠闲自得。

⑤负薪(fù xīn )下磴(dèng )日将晡 (hū ):背负着柴回家。

⑥郢曲高歌天未暝(míng):唱着《楚辞·九歌》中的高亢歌声到夜晚还未散去。郢,今湖北荆州。

⑦蓬蒿(péng hāo)没处白云深:指蓬草和蒿草淹没了道路。

⑧红尘(chén hóng)不到柴门迥:指世俗的繁华喧嚣远离了诗人居住的茅屋。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之时,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与热爱生活的态度。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情趣。

首句“老夫稚子登狼岭”,以“登”字开篇,点出了作者和他的儿子一起攀登狼岭的情景。接着“都□□衣挂松影”,描绘出他们身着简朴衣服,在山中漫步的情景。

二句“杂遝山中白昼长,从容林下青春永。”进一步描绘出了他们在山中漫步时的美景。山中林木茂盛,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使得整个山谷显得格外明亮。而他们在树林下悠闲地走着,仿佛青春永驻一般。

三句“负薪下磴日将晡,郢曲高歌天未暝。”则写出了他们在回家途中的所见所闻。他们背着柴禾,从山路上走下来,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而当他们唱歌的时候,天色还没有变暗。这里不仅写出了他们的勤劳,还表达了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蓬蒿没处白云深,红尘不到柴门迥。”则描绘出了他们居住地的环境。周围的草木已经长得很高,挡住了视线,看不到远处的白云。而周围的红尘喧嚣已经远离了他们居住的茅屋,只留下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狼岭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