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泻曾疑合浦飞,那知出处亦微微。
青莲花里重逢易,红雪炉中乍见稀。
兰麝香氛垂素幕,珊瑚枕冷掩层帏。
任教玉线穿难就,何况罗珍袖得归。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解答时,需要把握全诗,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第一联“荷泄曾疑合浦飞,那知出处亦微微”,意思是说荷花露珠曾经怀疑是海上合浦的飞珠,却不知道它其实也是水中的微露。“露”字写出了水珠的晶莹剔透,也写出了露珠的珍贵。“合浦飞珠”出自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处借来写荷花露珠,暗含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二联“青莲花里重逢易,红雪炉中乍见稀”,意思是说荷花露珠容易在青莲之中重逢,而难得一见的红雪炉中的露珠却是一刹那的美景。“相逢”“乍现”写出了露珠短暂、珍贵的特点,“易”、“稀”写出了露珠稀有、珍贵的特征。
第三联“兰麝香氛垂素幕,珊瑚枕冷掩层帏”,意思是说荷花露珠散发着香气,如同悬挂着素纱的帐幕;荷花露珠落在枕上,就像覆盖了珊瑚枕的一层帷幔。“垂”、“掩”写出了露珠的珍贵和美丽。
第四联“任教玉线穿难就,何况罗珍袖得归”,意思是说即使用玉线也很难将荷花露珠穿取下来,更何况是用珍宝般的手袖将它带回家呢。这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对荷花露珠的喜爱与不舍。
【答案】
示例:
荷露
荷泻曾疑合浦飞,那知出处亦微微。
青莲花里重逢易,红雪炉中乍见稀。
兰麝香氛垂素幕,珊瑚枕冷掩层帏。
任教玉线穿难就,何况罗珍袖得归。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见到的荷花露珠,表现了自己的情感与志向。
首联“荷泻曾疑合浦飞,那知出处亦微微”,意思是说荷花露珠曾经怀疑是海上合浦的飞珠,却不知道它其实也是水中的微露。“露”字写出了水珠的晶莹剔透,也写出了露珠的珍贵。“合浦飞珠”出自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处借来写荷花露珠,暗含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颔联“青莲花里重逢易,红雪炉中乍见稀”,意思是说荷花露珠容易在青莲之中重逢,而难得一见的红雪炉中的露珠却是一刹那的美景。“相逢”“乍现”写出了露珠短暂、珍贵的特点,“易”、“稀”写出了露珠稀有、珍贵的特征。
颈联“兰麝香氛垂素幕,珊瑚枕冷掩层帏”,意思是说荷花露珠散发着香气,如同悬挂着素纱的帐幕;荷花露珠落在枕上,就像覆盖了珊瑚枕的一层帷幔。“垂”、“掩”写出了露珠的珍贵和美丽。
尾联“任教玉线穿难就,何况罗珍袖得归”,意思是说即使用玉线也很难将荷花露珠穿取下来,更何况是用珍宝般的手袖将它带回家呢。这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对荷花露珠的喜爱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