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黍斜阳,村皋外、红霞飞灭。回首处、依稀风景,繁华销歇。沼冷鸳鸯荷泣雨,台荒麋鹿松摇月。忽送来、野寺断钟声,疏篱缺。
清晓怨,帘钩揭。王孙梦,鹃啼血。问天涯何处,铜仙金阙。猿鹤三秋淹短草,风云万里悲高碣。料明朝、好镜不相瞒,霜侵发。
满江红 · 移居严庄有感
见《林下词选》、《众香词》、《今词初集》、《昭代词选》
禾黍斜阳,村皋外、红霞飞灭。回首处、依稀风景,繁华销歇。沼冷鸳鸯荷泣雨,台荒麋鹿松摇月。忽送来、野寺断钟声,疏篱缺。
清晓怨,帘钩揭。王孙梦,鹃啼血。问天涯何处,铜仙金阙。猿鹤三秋淹短草,风云万里悲高碣。料明朝、好镜不相瞒,霜侵发。
注释:
- 禾黍:泛指庄稼。
- 斜阳:太阳即将落山。
- 沼冷:池塘的水冷清。
- 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池水中成对活动。
- 荷泣雨:荷叶上滴下的露珠像是哭泣的泪珠。
- 台荒:台观荒芜。
- 铜仙:传说中的神人,住在月宫中。
- 猿鹤:传说中的长寿动物,寿命长,被人们所敬仰。
- 王孙:贵族后代,这里指隐居的人。
- 天涯:比喻远行之处,也指遥远的故乡。
- 铜仙金阙: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猿鹤三秋:意思是说猿和鹤这样的长寿动物已经活了三年之久。
- 风云:指天气或时事的变化。
- 高碣:高耸的石碑。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作者移居后的感慨之作。词中通过描绘乡村景色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首句“禾黍斜阳”,以禾黍(庄稼)和斜阳为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接着用“回首处、依稀风景,繁华销歇”来形容作者离开乡村后,看到的景象已经变得陌生而模糊,昔日的繁华已经消失殆尽。这里的“回首”二字,既表现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以“沼冷”、“台荒”、“断钟声”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了乡村的荒凉与萧条。这种荒凉与萧条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上,也体现在社会环境上。因此,“疏篱缺”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
在词的下阕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他用“清晓怨,帘钩揭”来形容自己在清晨醒来时的孤独与寂寥,用“王孙梦,鹃啼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些诗句都充满了深沉的感情色彩。
最后一句“霜侵发”则以简洁的语言,将整首词的主题收束起来。这句中的“霜”字既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侵发”一词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