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僧一蒲团,钟动众僧坐。
日暮经梵声,松风相与和。
于此得清闲,胡受俗尘挫。
兴生即可游,神疲即可卧。
人生天地间,但勿作昏惰。
书此告后人,万虑庶可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雨花庵题壁》。
一僧一蒲团,钟动众僧坐。
- “一僧一蒲团”描绘了一位僧人和一只蒲团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钟动众僧坐”则描述了寺庙中钟声响起,所有和尚都开始打坐冥想的场景,展现了佛教徒的宁静与专注。
注释:僧人、蒲团、钟声、众僧、坐禅、钟、僧侣。
日暮经梵声,松风相与和。
- “日暮经梵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僧侣们诵经的声音。
- “松风相与和”则描述了风吹过松树发出的声响,与僧侣的诵经声交织在一起。
注释:日暮、经梵声、松风、相与、和。
于此得清闲,胡受俗尘挫。
- “于此得清闲”表达了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 “胡受俗尘挫”则表示他受到了世俗的困扰和挫折,这里的“胡”是口语化的感叹词,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辛酸。
注释:清闲、俗尘、挫、胡语、感慨。
兴生即可游,神疲即可卧。
- “兴生即可游”意味着只要心中充满兴趣,就可以去旅行;
- “神疲即可卧”则是说只要感到疲倦,就可以躺下休息。
注释:兴、游、神疲、卧。
人生天地间,但勿作昏惰。
- 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宝贵,告诫人们不要浪费光阴,要勤奋努力。
注释:人生、天地、昏惰。
书此告后人,万虑庶可破。
- 这是诗人想要留下的教诲,希望后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境。
注释:书此、后人、万虑、庶可破。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修行生活向往和赞美的诗歌。作者通过描绘寺庙中的僧人和钟声,以及风吹过松树枝叶发出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即在世俗的困扰中保持清醒,珍惜时间,勤奋努力。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