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梧昨夜叶有声,鸿雁来宾以秋鸣。
月照怀中万累静,水共长天一色清。
斋头剩有蒲团在,趁此静坐功更倍。
静坐之乐乐陶陶,悠然俯仰忘卑高。
【注释】
旧得:以前得到。
有读书乐:指读书之乐。一讽咏:即“一咏”。
欣然会心:愉快地领会了作者的意思。
广:扩大、推广。
静坐乐:指静坐时的乐趣。
会友乐:指与朋友聚会时的快乐。
各四章:指四首诗。
庭梧昨夜叶有声,鸿雁来宾以秋鸣。
月照怀中万累静,水共长天一色清。
斋头剩有蒲团在,趁此静坐功更倍。
静坐之乐乐陶陶,悠然俯仰忘卑高。
【赏析】
此为诗人晚年自述的一组诗作。诗人一生热爱生活,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他在《赠王山人》诗中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他一生不慕荣利,不事权贵,也不求官爵;他一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他一生热爱自然,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这些思想感情都融汇于这组自述诗里。
第一篇写秋天的夜晚,作者独自坐在庭中的梧桐树下,听夜半传来的鸿雁鸣叫,感到一种深深的愉悦和满足。这是对自然界景物的喜爱,也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的一种体现。
第二篇写自己独坐庭下,月光照进怀中,一切杂念都已消失,感到身心十分宁静。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表现了他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第三篇写自己独坐庭下,蒲团上坐着,静静地坐下去,功夫更加深了。这里既是对自己独坐静修的记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和决心。
第四篇写自己独处一室,蒲团上坐着,深深地坐进去,觉得心境非常快乐。这里既是对自己独处一室,专心致志修行的记述,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全诗语言质朴而自然,意境深远而高远。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晚年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