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壑含清晖,晨夕朔风冷。
扶杖展健步,遂上诸峰顶。
翘首望云关,恍惚散仙骋。
我心如木枯,况获兹幽境。
理感兴自超,不关众山静。
日暮踏下山,斜阳照孤影。
叩扉闻清钟,猛然发深省。
诗句释义
1 众壑含清晖,晨夕朔风冷。
- “众壑”:指众多的山谷。
- “含清晖”:指山间的景色被早晨或傍晚的阳光照亮呈现出一种清新和明朗。
- “朔风冷”:指北风寒冷刺骨。
- 扶杖展健步,遂上诸峰顶。
- “扶杖”:扶着拐杖,表明身体可能不太灵活。
- “健步”:稳健的步伐,表示努力向上攀登的动作。
- 翘首望云关,恍惚散仙骋。
- “翘首”:抬头望着远方。
- “云关”:云雾缭绕的道路,这里比喻高远的境界或目标。
- “恍惚”:形容思绪飘渺不定。
- “散仙”:指神仙,这里用来形容自己仿佛在仙境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 我心如木枯,况获兹幽境。
- “我心”:诗人的内心情感。
- “木枯”:指心灵上的寂寞或失落。
- “兹幽境”:这里指的是一个幽静美丽的环境或境界。
- 理感兴自超,不关众山静。
- “理感”:指受到道理启发而有所感悟。
- “兴自超”:内心的激情和兴趣超越了平常的界限。
- “众山静”:形容周围的群山静静地,没有动静。
- 日暮踏下山,斜阳照孤影。
-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 “踏下”:步行走下山路。
- “斜阳”:夕阳西下,光线斜射。
- “孤影”:独自的身影,形容诗人一个人走在黄昏的余晖之中。
- 叩扉闻清钟,猛然发深省。
“叩扉”:敲着门询问。
“清钟”:清脆悠扬的钟声。
“猛然”:突然地,迅速地。
“发深省”:引起了深刻的思考。
译文
众多山脉笼罩着清澈的光辉,早晚的朔风吹得格外寒冷。
我扶着拐杖,迈开坚定的步伐,登上了山峰的顶端。
我抬头仰望,仿佛看到了通向云端的道路,心中充满了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的内心如同枯竭的树木,更何况还能享受这片幽静美好的风景呢?
我的心灵受到了启发,兴致盎然,不再局限于平凡的事物。
太阳即将落山时,我踏上了下山的路,夕阳的余晖洒在我的身上。
我敲响了门扉,听到了清晰的钟声,突然间有了深刻的反思和领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灵感和宁静的旅程。从开始的清晨到黄昏,诗人通过观察和体验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变化和成长。诗中运用了一系列形象生动的词汇和意象,如“众壑”、“朔风”、“云关”、“仙骋”,以及“木枯”、“兹幽境”、“理感”等,都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内心的感受。整体上,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我超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