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辙铜标西更西,博南一望瘴云迷。
六年剖竹分麟虎,万里探奇向马鸡。
御象行春明汉节,穿貤市粟透蛮溪。
家传治谱存滇曲,此日登祠问故黎。

【注释】

报同守永昌:报答同乡守卫永昌的功绩。

宦辙铜标西更西:宦途的踪迹在铜牌上刻着从西边到西边。

博南一望瘴云迷:博南山南边眺望,只见一片迷雾笼罩。

六年剖竹分麟虎,万里探奇向马鸡:在六年的时间里,剖开竹子来分辨麒麟、老虎;万里之外探求奇异的事物,去拜访像马一样雄壮的野兽。

御象行春明汉节:骑着大象出行,春天时彰显汉族的威仪。

穿貤(jiā)市粟透蛮溪:穿越集市买到小米,流过蛮荒溪水。

家传治谱存滇曲:家中世代相传治理地方的典籍,保存了云南的地方戏曲。

此日登祠问故黎:这一天登上祠庙询问那些已经去世的当地人民。

【赏析】

《谒永昌卫》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联,每联四句共二十字,押平声韵,对偶工整,语言简练,意蕴深厚,表达了作者对故地的怀恋之情以及对自己职责的忠诚。

首联“报同守永昌,宦辙铜标西更西”,点出了自己的身份——一名永昌的守卫者,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职责——保卫这片土地。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自己仕途的变迁,从东向西,经历了多次辗转。

颔联“六年剖竹分麟虎,万里探奇向马鸡”,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英勇和担当。六年的时间里,他剖开了竹子来分辨麒麟和老虎;万里之外探求奇异的事物,去拜访像马一样雄壮的野兽。这两句诗展现了他在边疆守卫的艰辛和勇敢,也体现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忠诚。

颈联“御象行春明汉节,穿貤市粟透蛮溪”,描绘出一幅边疆春景图。骑乘大象出行,春天里彰显汉族的威仪;通过集市买来小米,穿越蛮荒溪水。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边疆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尾联“家传治谱存滇曲,此日登祠问故黎”则转向对家族传承的感慨与对故地人民的怀念。家传的治谱记载了云南的地方戏曲,如今我登高远望,询问那些已经去世的当地人民。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传承的自豪感,也展现了他对故土人民的关爱和尊敬。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故土深深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