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垒斯民古自今,趋庭遗迹尚堪寻。
舆人生我归腰堡,酋子思公却例金。
花荫碑亭风习习,月笼黉俎柏森森。
遗书满壁嗟难读,对尔馀黎泪并淫。
【注释】
过曲靖:路过云南曲靖。
畏垒斯民古自今,趋庭遗迹尚堪寻。 (一)畏垒:指唐代李宓曾屯兵于此。斯民:这里泛指当地人民。 (二)趋庭:指孔子向学生问礼的故事。 (三)遗迹:指孔子的故居。 (四)尚堪寻:还可以寻觅。
舆人生我归腰堡,酋子思公却例金。 (一)归腰堡:指唐末杨氏父子在云南建立政权后,建都于曲靖。腰堡:地名。 (二)酋子:指杨国忠之子杨暄。 (三)思公:指杨国忠之弟杨国华。 (四)却例金:拒绝进贡。
花荫碑亭风习习,月笼黉俎柏森森。 (一)荫碑亭:指杨国忠父子的祠堂。 (二)黉俎:古代学校祭祀用的祭肉。 (三)柏森森:形容树木茂密。
遗书满壁嗟难读,对尔馀黎泪并淫。(《全唐诗》作“泪俱淫”) (一)遗书:即《遗诏》,是杨国忠父子为篡位而写的诏书,内容荒谬。 (二)余黎:即百姓,指云南各族人民的后代。淫:流泪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到云南游览时所写。诗人从曲靖出发,首先看到的是曲靖的历史遗迹。他看到曲靖一带的古城墙,以及孔庙和学宫,感慨万分。他看到杨家父子为篡位所写的“遗诏”,也不禁为之流涕。诗中对曲靖的历史遗迹,杨家人所作的不义之举,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