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万仞湿衣寒,天外孤筇不怕难。
绝壁眼空低尽放,平崖魂倦绕初安。
啼残山鸟人偏老,摘得琪花兴自宽。
且把云庵笼日影,好声吟与葛洪看。

【注】:

1.高高万仞湿衣寒:指山峰高耸入云,山风寒冷。2.天外孤筇不怕难:指诗人独自一人攀登山峰。3.绝壁眼空低尽放:指在悬崖峭壁上欣赏风景。4.平崖魂倦绕初安:指在平坦的山崖上休憩。5.啼残山鸟人偏老:指听到山鸟的叫声后,觉得时间过得很慢。6.摘得琪花兴自宽:指采摘到美丽的花朵,心情变得愉快。7.且把云庵笼日影:指将云庵遮住阳光,让阳光照在身上。8.好声吟与葛洪看:指邀请葛洪一起欣赏美景。葛洪是东汉末年著名道家学者、医学家,著有《抱朴子》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山险峻、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高高万仞湿衣寒,天外孤筇不怕难”,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和山风的寒冷。这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强调了山峰的高大和险峻,以及山风的寒冷。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独自攀登山峰的决心和勇气。

二句“绝壁眼空低尽放,平崖魂倦绕初安”,则具体描述了登山过程中的风景变换。从高高的绝壁向下看,视野开阔,仿佛一切景物都在眼中消失;而在平缓的山崖上休息,则感觉身心得到了放松。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在攀登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三句“啼残山鸟人偏老,摘得琪花兴自宽”,进一步描绘了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岁月流逝。听到山鸟的叫声,让人感觉到时间的匆匆;而采摘到美丽的花朵,则让人的心情变得愉快。这里的“啼残山鸟”和“摘得琪花”都是比喻手法,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生命的美好和短暂。

最后一句“且把云庵笼日影,好声吟与葛洪看”,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在这里,作者邀请了葛洪一同欣赏美景,并邀请他一起吟诗。这不仅是对他们友谊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共同欣赏。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高山险峻、云雾缭绕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岁月流逝、生命的美好和短暂等情感体验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