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生樵径不知名,石涧潺潺尽日听。
万壑绕衣沾老桂,二楼闪眼小重溟。
云中古观珠花树,松下香台贝叶经。
猿听鹤归无限意,人间谁是梦初醒。

罗浮诗

药生樵径不知名,石涧潺潺尽日听。

万壑绕衣沾老桂,二楼闪眼小重溟。

云中古观珠花树,松下香台贝叶经。

猿听鹤归无限意,人间谁是梦初醒。

注释与赏析:

  1. “药生樵径不知名”: 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在山间采药的情境,暗示着一种隐逸和孤独的生活态度。”药生”可能指的是采集草药以治疗疾病或追求养生的人,而”樵径”则指砍柴的小路。”不知名”表明这种隐居生活是隐秘且不为外人所知的,强调了隐士的神秘感和对外界的隔离。

  2. “石涧潺潺尽日听”: “石涧潺潺”描绘了山涧溪水的声音,给人以清幽静谧的感觉。”尽日听”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环境中长时间聆听自然的声音,体现了他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3. “万壑绕衣沾老桂”: 此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来表达山中景象的壮观和丰富。”万壑”形容山谷众多,”绕衣”意味着四周环绕的感觉,而”沾老桂”则指桂树叶子飘落覆盖全身的景象。这不仅展示了山间的自然美,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4. “二楼闪眼小重溟”: “二楼”可能指的是山顶上的小屋或者某个较高的结构,”闪眼”形容其位置高远,光线明亮,给人一种明净之感。”小重溟”中的“重溟”指天空,意味着高处的天空广阔无垠,而“小”则可能是指这个高处相对地面更为渺小。这一句可能是诗人在高处俯瞰时的感受。

  5. “云中古观珠花树,松下香台贝叶经”: 这里描述了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一是位于云端的古观塔(可能是道教的道观),二是树下的佛教寺庙。”珠花树”和”贝叶经”都是佛教文化的象征,前者可能指的是用珠宝装饰的花形树木,后者则是指用贝壳制成的经书。这两个场景可能代表了不同的宗教信仰或文化背景。

  6. “猿听鹤归无限意,人间谁是梦初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猿听鹤归无限意”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山林中听到了猿猴和鹤鸟的啼鸣,这些声音引发了他对大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思考。”人间谁是梦初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在物质追求和世俗观念中迷失本性的批判,认为只有像猿猴、鹤鸟那样回归自然,才能真正找回心灵的觉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