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垢满天地,此君清欲狂。
浓烟生素绢,薄荫到绳床。
覆我真难待,披人似亦凉。
东坡千古意,相对共茫茫。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还要关注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的手法等。
“尘垢满天地”,写东坡画竹的背景,用“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浊,“满天地”表明其影响之广,也暗示了苏轼在政治生涯中的颠沛流离。
“此君清欲狂”,写东坡的超脱。“此君”,指自己。“清欲狂”,是苏轼自谦的说法。他自比为“清风”,而将世俗比作“浊酒”,表明自己追求的是高洁的人生境界。
“浓烟生素绢,薄荫到绳床”,写东坡的雅致。“浓烟”和“素绢”都是文人常用的意象,这里指画笔,“绳床”指文房四宝中的砚台和笔筒。这句的意思是说,苏轼用他的笔墨,画出竹子来,就像浓烟从素绢上升腾,轻细的竹影落在绳床之上似的。
“覆我真难待,披人似亦凉”,写东坡画竹的技艺高超。苏轼善于泼墨,他笔下的竹叶,仿佛真有生命,它们迎风摇曳,好像在向人们招手致意;而那些被竹叶覆盖着的地方,又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东坡千古意,相对共茫茫。”这是全诗的结句。苏轼曾自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两句就是对苏轼这一名言的最好诠释。诗人通过题咏东坡所画之竹,寄托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答案】
①尘垢满天地——东坡画竹的背景:世俗(污浊)弥漫于天下。②此君清欲狂——东坡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他自比为清风,而将世俗比作浊酒。③浓烟生素绢,薄荫到绳床——东坡画竹的技艺高超:他善于泼墨,笔势豪爽,墨色淋漓,使竹叶迎风摇曳,好像在向人招手致意。④覆我真难待,披人似亦凉——东坡画竹的技艺高超:那被竹叶覆盖着的地方,给人带来一种凉爽的感觉。⑤东坡千古意,相对共茫茫——诗人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诗人通过题咏东坡所画之竹,寄托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