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疏影瘦,夜静水淙淙。
雪重从衣薄,烟深带月降。
不因惊碎玉,何处觅枯桩。
四望江山暗,泠泠独倚窗。
三江
寒溪疏影瘦,夜静水淙淙。
雪重从衣薄,烟深带月降。
不因惊碎玉,何处觅枯桩。
四望江山暗,泠泠独倚窗。
译文:
寒风吹过,细雨斜洒,月光下,三江的流水声显得格外清晰。雪越积越厚,却似乎更衬出衣服的单薄;烟雾缭绕之中,月亮悄然降落。这寂静的夜晚,没有一点声响打破宁静,只有我独自倚靠在窗前,感受着这份冷清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深夜里江边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首句“寒溪疏影瘦”,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寒冷江边的景色,使人仿佛能闻到水气和冷意。接下来的“夜静水淙淙”进一步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江水的流动和声音。
第二句“雪重从衣薄”,则转入了对天气和人物的感受,虽然大雪覆盖大地,但诗人却感到自己的衣服更加单薄,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接着,“烟深带月降”描绘了烟雾弥漫中的月亮缓缓下落的景象,既增添了神秘感,也让人感受到了时间流逝的静谧。
第四句“不因惊碎玉”,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之意。最后一句“何处觅枯桩”,则转向了对自然景观中存在的某种不完美之处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不完美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