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出群芳后,凋零感暮秋。
吴宫花草尽,汉苑晚香留。
白发宜松老,闲情共竹修。
月明风露满,无事到春愁。
诗句释义:
- “独出群芳后,凋零感暮秋。”:这句话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秋天中,与众花为伍但显得格外醒目的景象。这里的“独出”意味着超越常规,与众不同。而“凋零”则表达了对自然更迭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 “吴宫花草尽,汉苑晚香留。”:这里指的是吴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方)的宫殿以及汉朝的园林里,原本盛开的花都已凋落,但夜晚的香气却依然存在。这可能意味着虽然外表看似美丽,但内在的美质或价值并未随时间消逝。
- “白发宜松老,闲情共竹修。”:描述了自己虽已进入老年阶段,但心态保持年轻、悠然自得的状态,同时享受与竹子相伴的日子。这里的“松老”可能是指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的精神。
- “月明风露满,无事到春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明亮,风露清新,没有烦恼和忧愁的情境。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译文:
独自走出群芳,凋落感受着秋天的暮色。
吴国宫殿里的花草都枯萎了,汉朝园林的香味依然保留。
头发应该像松木一样坚韧,悠闲的心情与竹子一起成长。
月光明媚,风露满盈,没有什么可以困扰我。
春天来了,我的思绪却充满了忧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季节变迁和岁月流逝的自然现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心境。首句通过“独出群芳后”突显出自己的独特性与超然,而“凋零感暮秋”则直接反映了对时光易逝的哀叹。接着,通过对吴宫、汉苑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尽管环境变迁,但仍有美好事物留存,这也许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
中间两句通过对比“吴宫”、“汉苑”的花草与自身白发及闲适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即外在的美丽终将消逝,但内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恬淡才是长久的。
最后一句“无事到春愁”则是情感上的一个转折,诗人在宁静的自然景象中感受到的是平静与满足,而非忧愁。这反映出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面临困难,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乐观。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引出人生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在面对自然和社会变迁时的复杂情感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