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相失忽如昨,黯淡千峰暝色移。
严冷投人偏欲近,洁清于世肯相期。
翠竹且教凌后夜,青松不敢傲当时。
毋忘白首轻寒意,拥被为君赋雪诗。

注释:

五年相失忽如昨,黯淡千峰暝色移。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五年未见,恍若昨日。千峰被夜色笼罩,显得暗淡无光。

严冷投人偏欲近,洁清于世肯相期。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严冷天气的喜爱,愿意靠近它,因为这种天气洁净无暇,不像世俗那样污浊。

翠竹且教凌后夜,青松不敢傲当时。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希望竹子能等到夜晚再生长,青松则不敢骄傲自大,因为他知道它们都在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大自然的考验。

毋忘白首轻寒意,拥被为君赋雪诗。

这两句诗是对朋友的劝慰和鼓励,提醒他在寒冷的日子里不要忘记那份轻寒之意,同时他也准备为朋友们吟诵一首关于雪的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庐山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诗的开头两句“五年相失忽如昨,黯淡千峰暝色移”描绘了庐山雪后的美景。这里的“五年相失”意味着与友人五年未见,而“黯淡千峰暝色移”则形象地描绘了雪后的庐山,山峰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昏暗,这是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第三、四句“严冷投人偏欲近,洁清于世肯相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严冷天气的喜爱。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严冷天气比作“投人”,表达了诗人愿意靠近这种自然的态度。而“洁清于世肯相期”则揭示了诗人对这种天气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独立。

第五、六句“翠竹且教凌后夜,青松不敢傲当时”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化。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将竹和松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了描绘。竹虽然能够在夜晚生长,但不敢过于骄傲;而松则始终坚守在山间岩石之上,从不因外界变化而改变其本色。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诗人对不同植物性格的理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情。

第七、八句“毋忘白首轻寒意,拥被为君赋雪诗”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白首”既指白发,也象征着年华老去;而“轻寒意”则是指诗人对这份轻寒之境的喜爱和留恋。他决定为朋友吟诵一首关于雪的诗歌,以此表达他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庐山雪景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